[實用新型]一種玻纖紡織緯線捻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0320.4 | 申請日: | 2013-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63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旌德縣南關玻纖廠 |
| 主分類號: | D01H13/00 | 分類號: | D01H13/00;D01H1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26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織 緯線 捻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纖落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玻纖紡織緯線捻線裝置。
背景技術
現生產上的玻纖落紗裝置構造較復雜,成本高,捻線效果不理想。目前,有一些針對捻線方面的技術設備,雖然能將幾股紗捻成一股,但有的需要獨立車間,單獨制備合股線,這樣造成操作復雜,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增加生產成本。也有些改良的捻線技術,比如在紡織機前端直接加了一個捻線緯管裝置,其構造復雜,需要安裝外置動力,如果捻線的動力與紡織機動力不協調,容易造成捻線速度與紡織速度不同步,使捻線供應不上或積壓,降低紡織效率,而且現在的捻線裝置是靠幾股線相互纏繞制成,使捻成的緯線的紋理和平整性不好,影響成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玻纖落紗裝置上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簡化原有裝置,提出一種更加高效、簡便、低成本的玻纖紡織緯線捻線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玻纖紡織緯線捻線裝置,它包括一塊大的帶孔擋板、三塊小的帶孔擋板、兩個鐵夾組成,這四塊擋板和兩個鐵夾水平排列,利用各部件上的小孔將多股玻纖紗聚集在一起,同時借助鐵夾的擠壓力,將多玻纖紗線捻成一股,而且這些小孔可有效地濾除玻纖紗上的雜物,提高合股線質量。同時,擋板1的孔高于擋板2的孔及整個捻線裝置的出線點高于紡織機的入線點,這兩種高度落差造成玻纖紗與水平線成30-45度角,對玻纖紗產生拉扯力,使得多股玻纖紗在紡織機牽引力的作用下迅速聚攏,再通過鐵夾,利用鐵夾兩鐵片的擠壓力,使紗線能迅速的壓合,制作的合股線也更加緊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構造簡單,體積較小,易拆卸,制作材料寬泛易得,整個過程只依靠紡織機一個機械動力作為牽引力,不需要外置動力設備和另外的人力資源,捻線與紡織前后同步,穩定性好,捻成的合股線品質佳,大大較少生產成本,提高工效。本實用新型適用于現有各種型號的紡織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側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中擋板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中鐵夾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于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玻纖紡織緯線捻線裝置包括擋板1、擋板2、鐵夾3、擋板4、鐵夾5、擋板6六個部分組成,整個操作簡單省力。首先,多股玻纖紗在紡織機機械牽引力的作用下通過擋板1上直徑在0.5-2cm的小孔7進入整個裝置,在此聚攏,并濾除玻纖紗上的一些雜物,然后穿過擋板2的小孔,由于這兩塊擋板小孔之間的高度差和距離差,造成紡線與水平線形成30-45度角,對紗線產生拉扯力,使得多股紡線更加聚攏、緊結,便于后面捻線。在此之后,多股玻纖紗依次通過鐵夾3、擋板4、鐵夾5和擋板6的小孔,其中擋板2、擋板4和擋板6對玻纖紗主要起到支撐和聚攏的作用,鐵夾3和鐵夾5主要在高速的抽紗過程中對玻纖紗進行壓合,達到捻線的效果,這兩鐵夾左邊小孔8的直徑要小于擋板上的孔徑7,而擋板2、鐵夾3、擋板4、鐵夾5、擋板6這五部分的水平距離間隔在1-10cm,不宜過大。同時整個捻線裝置要高于紡紗機,才能產生一定的拉扯力,使得捻成的線更加緊結,提高工效。
本實用新型的各部件都經過嚴格的實驗,如果本實用新型裝置減去擋板1或擋板2,會造成捻出的紗不緊結,甚至分散;減去擋板6,會使得鐵夾5處的玻纖紗不易固定,不利于合股線的捻制;減少鐵夾數量會造成捻制的合股線不夠緊結;部件上的孔徑過大或孔的高度差不符合,都會影響捻線的效果。所以整個裝置科學有效,每個部件都有其重要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旌德縣南關玻纖廠,未經安徽省旌德縣南關玻纖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03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止軸承室密封的油污進入真空和面機的結構
- 下一篇:一體式水冷熱管換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