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鐵水預處理扒渣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0167.7 | 申請日: | 2013-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41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東;孫群;袁皓;楊輝;王成青;舒耀;趙晨光;王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1/00 | 分類號: | C21C1/00;C21C1/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水 預處理 扒渣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水預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鐵水預處理扒渣板。
背景技術
鐵水預處理是指鐵水在兌入煉鋼爐之前,為去除或提取某種元素而進行的處理過程,其中脫硫與扒渣是兩個相互獨立、且又緊密聯系的鐵水預處理工藝,脫硫工藝決定了處理終點鐵水含硫的水平,而扒渣則是將脫硫處理后的高硫渣從鐵水中去除的重要手段,是決定入爐硫總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相較而言,扒渣工藝對控硫過程顯得更為重要,如果脫硫產物得不到有效去除,再好的脫硫工藝也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采用先進的扒渣設備與工藝對系統控硫與降低生產成本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扒渣過程普遍采用的是液壓扒渣機,操作平穩,可控性良好,鐵損大幅降低,且扒渣比較徹底,根據不同鐵水罐的大小決定液壓扒渣機扒渣板的尺寸,目前普遍采用的扒渣板大部分是長方形或梯形,且為單板,存在的主要卻缺點有:一是扒渣板不能伸到鐵水罐后墻的渣層處,扒渣有死區;二是單扒渣板作業,一次扒除的渣較少,扒渣時間長,扒渣板到達罐口時作短暫停留1-3秒,然后再抬起將渣扒出,從而減少扒渣帶鐵水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少扒渣死區和扒渣鐵損,提高扒渣效果,縮短扒渣時間的鐵水預處理扒渣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鐵水預處理扒渣板,包括扒渣板,所述的扒渣板由扒渣板一和扒渣板二組成,扒渣板一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在扒渣桿的端部,在距扒渣板一一側200-700mm處的扒渣桿上通過螺栓固定有扒渣板二,扒渣板一和扒渣板二頂部均為弧形結構,其弧度為120-160°。
所述的扒渣板二高度小于扒渣板一,其差值為100-300mm。
所述的扒渣板二底部為鋸齒型結構。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種鐵水預處理扒渣板,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實用性強的特點,有效的減少了扒渣死區和扒渣鐵損,提高了扒渣效果,縮短了扒渣時間,提高了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扒渣板一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扒渣板二的結構圖。
1—扒渣板一??2—扒渣板二??3—扒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鐵水預處理扒渣板,包括扒渣板,所述的扒渣板由扒渣板一1和扒渣板二2組成,扒渣板一1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在扒渣桿3的端部,在距扒渣板一1一側200-700mm處的扒渣桿3上通過螺栓固定有扒渣板二2,扒渣板一1和扒渣板二2頂部均為弧形結構,其弧度為120-160°;所述的扒渣板二2高度小于扒渣板一1,其差值為100-300mm;所述的扒渣板二2底部為鋸齒型結構。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扒渣過程中,本實用新型到達鐵水罐罐口少許抬起不做停留,因其扒渣板二2底部為鋸齒型,不會造成鐵水隨扒渣過程溢出,只需少許抬起,即可將渣扒出鐵水罐罐口。
以120噸鐵水罐扒渣為例,采用本實用新型與未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對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016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下料管鋼包精煉爐爐蓋
- 下一篇:一種金屬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