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凸極轉子多并聯支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21686.0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12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大慶;張新詠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航天萬源新大力電機有限公司;北京萬源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3/28 | 分類號: | H02K3/28;H02K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楊小雙 |
| 地址: | 214174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經濟開***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子 并聯 支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凸極轉子,尤其涉及一種凸極轉子多并聯支路結構。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1所示,圖1是傳統的凸極轉子的勵磁繞組的接線圖,傳統的凸極同步電機轉子磁極是以“N”、“S”極交叉排布的,在轉子磁極掛極后,進行極間連線時,相鄰磁極必須是“頭頭”“尾尾”相連,這樣使得相鄰磁極線圈內的電流方向一個是順時針,另一個則是逆時針方向,也就實現了磁極的交叉排列。
對于直驅同步風力發電機,由于轉速低故電機極數非常多,這樣會使轉子勵磁電壓較高,這樣對線圈絕緣要求就高,絕緣可靠性下降,勵磁系統因高電壓造成成本上升。為降低轉子電壓,磁極線圈就必須采用減少匝數來降低電壓提高電流的方法;由于電流的增大,為控制發熱問題,就要求使用大線規的扁銅線來繞制,但線規越大,磁極線圈制造工藝的難度就越大。因為線規大了以后,其硬度大,反彈力也大,繞制時很難讓其服貼,必須進行大力的敲打,這樣很容易造成銅線絕緣的磕碰損傷,影響磁極線圈的質量,甚至會發生惡性事故。另外,繞制大線規的磁極線圈所需設備龐大而復雜,增加設備投入成本,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凸極轉子多并聯支路結構,其具有成本低和磁極線圈的質量和可靠性好的特點,以解決現有凸極轉子磁極線圈連接存在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凸極轉子多并聯支路結構,其由多個轉子磁極連接而成,相鄰兩個轉子磁極的“N”、“S”極交叉排布,其中,所述多個轉子磁極以相鄰兩個為一組,每組轉子磁極線圈首尾相連接后再將各組串接起來。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技術相比所述凸極轉子多并聯支路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1)減小磁極線圈制造中對繞組絕緣的損傷,提高磁極線圈的質量和可靠性。
2)減少制造設備的投入成本和能源消耗。
3)提高效率,節省生產制造成本。
4)采用不同的支路數,可實現電壓和電流的均衡設定,使勵磁系統成本更加經濟。
附圖說明
圖1是傳統的凸極轉子的勵磁繞組的接線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一提供的凸極轉子多并聯支路結構的勵磁繞組的接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照圖2所示,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一提供的凸極轉子多并聯支路結構的勵磁繞組的接線圖。
本實施例中,一種凸極轉子多并聯支路結構由多個轉子磁極1連接而成,相鄰兩個轉子磁極1的“N”、“S”極交叉排布,所述多個轉子磁極1以相鄰兩個為一組,每組轉子磁極1的線圈首尾相連接后再將各組串接起來。
凸極轉子勵磁繞組采用所述的接線方式。由于在同樣大的輸入電壓、電流下,流進每個磁極線的電流減小為原來的一半。這樣,轉子磁極導線截面積就可縮小到原來的一半,線圈繞制的匝數增加一倍,保證每個磁極的安匝數不變(線圈安匝數即線圈電流乘以線圈匝數)也就保證了每個磁極的磁動勢不變。在同樣滿足電機勵磁要求的情況下,大大改進了磁極線圈的工藝性,能夠克服因線圈線規大所帶來的操作困難和絕緣損傷的隱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改動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航天萬源新大力電機有限公司;北京萬源工業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航天萬源新大力電機有限公司;北京萬源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216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