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解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05925.3 | 申請日: | 2013-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055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凌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凌宏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 地址: | 413500 湖南省益***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解茶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黑茶、普洱茶等壓緊茶的分開、解散工具。
背景技術
緊壓茶的生產工藝中采用的是蒸壓成型,成品一般都致密厚硬,多呈塊狀結構,切取不易,如湖南安化的黑茶、云南的普洱茶以及西藏的磚茶都屬于此類。一般人們使用小刀或銼刀等工具摳挖。如專利號為201010118146.8,名稱為“黑茶刀”的申請即屬于此類。此類工具的不足是費時費力,容易弄壞整塊茶餅。對于比較厚實的緊壓茶,或者是力氣小的人而言,切取就更為不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工具存在的費時費力、切取茶葉不方便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方便省力的工具。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解茶器包括有上剪部、下剪部及上握柄、下握柄,上剪部及下剪部的端頭均為齒狀或其中之一的端頭為齒狀。
所述端頭的齒狀可以是齒釘形狀或者是鋸齒形狀。
所述上握柄及下握柄之間安裝有連桿、推爪省力機構。
所述上握柄及下握柄之間安裝有棘輪、傳動輪減速傳動省力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意效果:因為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鉗型工具的杠桿原理,只需在握柄上施加較小的手力便可轉化剪部端頭的較大的功力,并且,上剪部及下剪部的端頭被設計成齒狀,更容易摳挖進茶餅內,因此與銼刀等工具比較起來,分開、切取茶葉會要方便很多。對于需要分散非常厚實的磚茶的情況,還可在本實用新型的上、下握柄間安裝省力機構,能更加有效地分割磚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上剪部及下剪部的端頭均為齒釘形狀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向的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上剪部的端頭為鋸齒形狀的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向的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握柄及下握柄之間安裝有連桿、推爪省力機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握柄及下握柄之間安裝有棘輪、傳動輪減速傳動省力機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上剪部、2-下剪部、3-上握柄、4-下握柄、5-齒釘、6-鋸齒、7-連桿、8-推爪、9-棘輪、10-傳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4,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鉗型工具的杠桿原理,包括上剪部1、下剪部2及上握柄3、下握柄4,本實用新型既可以設計成上剪部1及下剪部2的端頭均為齒狀,也可以設計成上剪部及下剪部的其中之一的端頭為齒狀。如圖4所示即為上剪部的端頭為齒狀,下剪部端頭為平板狀。端頭的齒狀既可以是如圖2中的齒釘5,也可以是如圖4中的鋸齒6。為了分解更加厚實的磚茶,本實用新型還可在上握柄3及下握柄4之間安裝省力機構,這種省力機構均為現有技術,可以參照現有的水管剪的結構,比如參照專利號為200520128075.4的圖1中安裝有連桿7、推爪8的省力機構;或者是圖7中安裝了棘輪9、傳動輪10的減速傳動省力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凌宏,未經張凌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059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微生物限度過濾裝置
- 下一篇:一種滾筒殺青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