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綁扎繩編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61630.0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80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陸云峰;凌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寧永大電氣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C3/40 | 分類號: | D04C3/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綁扎 織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編織機,尤其是一種綁扎繩編織機。
背景技術
目前,捆扎電機內的繞組或線圈一般都會用到綁扎繩,大型電機所采用的綁扎繩由內部的玻纖束以及包裹在玻纖束外部的絕緣織帶構成,在玻纖束外部編織絕緣織帶時可采用現有的編織機。
現有編織機中,如公告號為CN2848897Y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高速編織機,包括主機部分和牽引部分,其中牽引部分包括渦輪減速機、變換齒輪組、牽引傳動軸及牽引輪,牽引部分通過渦輪減速機、變換齒輪組和牽引傳動軸為牽引輪提供轉動的動力,而編織完成的纖維套繞牽引輪一周后出來,則通過牽引輪和纖維套間的摩擦力實現纖維套的輸送傳遞。
如圖1所示,中國專利申請公布號為CN101866727A,專利名稱為“一種可同步收、放電纜的電纜編織機”中公開了一種電纜編織機,包括電纜編織機1a、位于電纜編織機1a前部的放線裝置2a,及位于電纜編織機1a后部的收排線裝置3a。該專利“一種可同步收、放電纜的電纜編織機”相對于專利“高速編織機”而言,增加了放線裝置2a和收排線裝置3a,從而保證放料和收排線時,電纜外表面纖維套的編織密度均勻、無纖維重疊現象。
在實際應用中,現有技術中的編織機包括帶有牽引輪的牽引裝置,該牽引輪均是通過摩擦輪實現對纖維套(即綁扎繩)的牽拉動作,即編織好的綁扎繩在摩擦輪外周繞置一周后形成打結狀態,摩擦輪轉動時由于綁扎繩的打結狀態會有足夠的摩擦力牽引綁扎繩,隨著摩擦輪轉動,“結”的一端連續向收排線裝置輸出綁扎繩,另一端連續從編織裝置處牽引綁扎繩。然而,在纖維套與牽引輪間產生摩擦時,則纖維套和牽引輪間必然存在相互間的作用力,由于纖維套具有柔性的特性,那么該作用力必將導致纖維套被壓扁。特別是,纖維套的一端環繞牽引輪周緣至少一周才離開牽引輪外表面,且需要3~8秒的時間。這對于受力在1~3秒內可自動復原,超過3秒就可能產生不可逆記憶的纖維套來說,勢必會嚴重破壞纖維套的品質,對產品的屏蔽性、機械性或耐磨性造成不利影響,影響最終的銷售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在牽引過程中不會對綁扎繩的屏蔽性、機械性或耐磨性造成不可逆損害的綁扎繩編織機。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一種綁扎繩編織機,包括依次布置的放線裝置、編織裝置、牽引裝置及收排線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包括牽引架,及位于牽引架上的驅動機構和若干牽引輪組,同一牽引輪組中包括兩牽引輪,且同一牽引輪組中的兩牽引輪周緣相互貼靠并用于夾持綁扎繩,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同一牽引輪組中兩牽引輪反向轉動。
本實用新型中,依次布置的放線裝置、編織裝置、牽引裝置及收排線裝置指的是綁扎繩原料從放線裝置被牽拉至編織裝置處,然后通過編織裝置進行編織,并被編織成綁扎繩,接著,編織完成的綁扎繩繼續通過牽引裝置被牽引至收排線裝置處。其中,無論是綁扎繩原料,還是已經編織完成的綁扎繩都是通過牽引裝置進行牽引的。所述綁扎繩為經過編織裝置編織后成型的,其中牽引架固定于編織裝置的上方,同一牽引輪組中的兩牽引輪周緣相互貼靠并非完全貼靠并毫無間隙,而是存在一定的間隙近似貼靠,該間隙的大小與夾扁后的綁扎繩厚度相適配,這樣就可以用于夾持綁扎繩,而驅動機構驅動同一牽引輪組中兩牽引輪反向轉動,則被該兩牽引輪夾持的綁扎繩就會因為摩擦輪作用而朝一個方向運動,且為了輸送,經各牽引輪組后的綁扎繩必然只朝一個方向運動。
為了避免綁扎繩經牽引裝置牽引輸送時發生不必要的折彎,則各牽引輪組由上至下依次排布且位于同一豎直平面上,同一牽引輪組中兩牽引輪的輪軸相互平行布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牽引輪組中兩牽引輪相互貼靠的周緣位置位于同一豎直線上并形成牽引通道。輸送的牽引通道即綁扎繩牽引輸送的路徑,為了避免綁扎繩經牽引裝置牽引輸送時發生不必要的折彎,該牽引通道豎直布置。
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牽引輪組為2~6組。
進一步優選設置是,所述牽引輪組為4組。
再進一步優選設置是,所述牽引輪組由下至上分別為第一牽引輪組至第四牽引輪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驅動電機輸出軸與第一牽引輪組間通過鏈傳動,第一牽引輪組和第二牽引輪組間與第三牽引輪組和第四牽引輪組間分別通過鏈傳動,第二牽引輪組和第三牽引輪組間通過齒輪傳動。
為了保證綁扎繩從前一個牽引輪組到下一個牽引輪組時,原本被兩牽引輪壓扁的綁扎繩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原狀,則任意兩牽引輪組間相距2~1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寧永大電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海寧永大電氣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616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攪拌研磨頭升降結構
- 下一篇:蚊帳織造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