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芯棒粉末金屬成型壓制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32051.3 | 申請日: | 2013-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846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林富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東富勝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3/03 | 分類號: | B22F3/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書;徐金偉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芯棒 粉末 金屬 成型 壓制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芯棒粉末金屬成型壓制模具。
背景技術
圖1為現有單芯棒金屬成型壓制模具,包括芯棒座100,連接在芯棒座100上部的鎖緊螺母102,與鎖緊螺母102連接的下芯棒104,套接在下芯棒104上部的下沖106,連接在下沖106上部的凹模108,與凹模108壓接的上沖110。這樣的結構在主要用于加工微電機軸承,微電機軸承的內孔由下芯棒104向上抵壓凹模108內的粉末金屬加工成型,現有的模具結構生產加工出來的微電機軸承的內孔表面比較粗糙,與微電機的轉軸連接后導致噪音大,磨損較大,壽命較短。需要進一步改進與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新穎,提升加工微電機軸承內孔表面精度的雙芯棒粉末金屬成型壓制模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雙芯棒粉末金屬成型壓制模具,包括芯棒座,連接在芯棒座上部的鎖緊螺母,與鎖緊螺母連接的下芯棒,套接在下芯棒上部的下沖,連接在下沖上部的凹模,與凹模壓接的上沖,上沖軸心處開設有上沖通孔,上沖通孔內由上至下插接有上芯棒;在芯棒座頂端設有與鎖緊螺母連接的內螺桿,內螺桿的軸心處開設有盲孔,盲孔內置有壓縮彈簧;在鎖緊螺母下部開設有內螺紋腔,鎖緊螺母的軸心處開設有螺母通孔,下芯棒底端設有軸環。
下芯棒由下至上與鎖緊螺母穿接,下芯棒的軸環頂端抵接在鎖緊螺母的內螺紋腔的頂端,下芯棒的軸環底端與壓縮彈簧頂端彈性壓接。
下芯棒的軸環底端面與芯棒座的內螺桿頂端留面有0.1mm至20mm的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在現有的結構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增加下芯棒的彈性設計及增加上芯棒結構,在生產加工微電機軸承時減少對微電機軸承內孔表面的直接沖擊力,從而將微電機軸承內孔表面的精度提10倍以上,有利于降低微電機運行噪音及延長微電機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單芯棒粉末金屬成型壓制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雙芯棒粉末金屬成型壓制模具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芯棒粉末金屬成型壓制模具,包括芯棒座1,連接在芯棒座1上部的鎖緊螺母2,與鎖緊螺母2連接的下芯棒3,套接在下芯棒3上部的下沖4,連接在下沖4上部的凹模5,與凹模5壓接的上沖6,上沖6軸心處開設有上沖通孔61,上沖通孔61內由上至下插接有上芯棒7;在芯棒座1頂端設有與鎖緊螺母2連接的內螺桿11,內螺桿11的軸心處開設有盲孔13,盲孔13內置有壓縮彈簧15;在鎖緊螺母2下部開設有內螺紋腔21,鎖緊螺母2的軸心處開設有螺母通孔23,下芯棒3底端設有軸環31。
下芯棒31由下至上與鎖緊螺母2穿接,下芯棒3的軸環31頂端抵接在鎖緊螺母2的內螺紋腔21的頂端,下芯棒3的軸環31底端與壓縮彈簧15的頂端彈性壓接。
下芯棒3的軸環31底端面33與芯棒座1的內螺桿11的頂端面12留有0.1mm至20mm的間隙。
工作原理:在生產加工微電機軸承時,下芯棒2的頂端向上抵壓至上沖6的上沖通孔61內,上芯棒7向下壓,將下芯棒3向下抵壓至凹模5的下部,使得下芯棒3上部的工作圓柱面能保持原有的光潔度,延長了下芯棒3的工作壽命。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較佳實施例。應當指出,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能做出若干的變型和改進,也應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東富勝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東富勝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320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