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扇形鍛件的預成型鍛造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26075.8 | 申請日: | 2013-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46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辛選榮;賀成松;劉新成;史志欣;史頌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秦漢冷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2 | 分類號: | B21J13/02;B21J3/00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陸君 |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扇形 鍛件 成型 鍛造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精密溫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高壓開關操作機構中的零件之一扇形蝸輪鍛造時的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行業內扇形鍛件的制造方法比較麻煩:一種工藝是將棒料鐓粗預成型兩遍,再利用開式模鍛將預成型后的中間毛坯進行終鍛;另一種工藝是將棒料利用自由鍛將毛坯預鍛,鍛后利用開式模鍛將預成型后的中間毛坯進行終鍛。這兩種工藝過程繁瑣,鍛件精度差,飛邊毛刺大且料耗高。
我國高壓輸變電行業中應用的高壓開關操作機構,因各方面原因其操作機構中的零件結構形狀變化較大,制造工藝難度大,使用性能差異也很大,連帶至操作機構中所用的控制元器件的變化。其中對本發明創造的控制器件之一的蝸輪,所要求有嚴格的固定旋轉使用角度。目前國內用在高壓開關操作機構中的蝸輪普遍是整體圓形(如圖1所示),而高壓開關因各方面原因在操作機構中蝸輪真正嚴格的固定旋轉角度不超過180°,往返操作均如此,即整體圓形蝸輪的另一多半是陪著空轉,不參與實質嚙合操作控制工作。又由于蝸輪用銅合金(鋁鐵錳青銅)材質制造,該銅合金屬于貴金屬材料,市場售價較高。
綜上,現有在高壓開關產品中應用的蝸輪鍛件結構及現有扇形鍛件制造工藝不盡合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造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鍛制復雜扇形蝸輪的預成型模具。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創造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扇形鍛件的預成型鍛造模具,包括凸模、凹模,所述凸模外設置凸模套;所述凹模外設置預應力圈;凸模伸入凹模內腔,頂件器設置在凹模內腔內,凹模內腔的剩余空間為坯料的流動空間。
進一步,所述凸模上端設置壓板。
進一步,所述預應力圈外設置壓板。
棒料置于預成型鍛造模具中成型為一定厚度的扇形預成型坯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創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鍛造模具鍛造出的產品,具有材料致密度高,外形規整美觀沒有飛邊毛刺,加工余量小,不僅節材還利于機加工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整體圓形蝸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創造預成形鍛造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創造預成形坯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扇形蝸輪鍛件的預成型鍛造模具,包括凸模2、凹模4,凸模2外設置凸模套3,凸模上端設置壓板1;所述凹模外依次設置預應力圈5和壓板6;凸模伸入凹模內腔,頂件器7設置在凹模內腔內,凹模內腔的剩余空間為坯料的流動空間。
如圖2和圖3,棒料置于預成型模具中,料材在凹模內腔向四周流動變形,充滿型腔成型為一定厚度的扇形預成型坯料。
其中,在預成形鍛造前后對模腔均應進行噴涂潤滑劑,每鍛造一件產品后均對模腔進行高壓空氣清理和潤滑一次,具體方法為:用高壓空氣雙管吹氣噴霧槍,第一下先吹氣清理模腔,第二下往上下模腔噴涂一薄層水基石墨乳潤滑劑。潤滑劑減輕了坯料與模具的摩擦,使坯料塑性成形流暢,產品形體飽滿美觀,同時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秦漢冷鍛有限公司,未經洛陽秦漢冷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260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