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耕機旋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020245.1 | 申請日: | 2013-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77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鴻牛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33/10 | 分類號: | A01B3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035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耕機旋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微耕機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微耕機旋耕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有面積不小的山區農田,即使是丘陵和平原地區,也還有不少小塊農田。由于田坎多,田埂窄,道路小,大中型耕作機無法發揮作用。
而微耕機正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研發出來的一種新型耕作設備,它以小型柴油機或汽油機為動力,具有重量輕,體積小,結構簡單等特點,廣泛適用于平原、山區、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園等。配上相應機具可進行抽水、發電、噴藥、噴淋等作業,還可牽引拖掛車進行短途運輸,微耕機可以在田間自由行使,便于用戶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農用機械無法進入山區田塊的煩惱,是廣大農民消費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選擇。
目前微耕機的耕刀普遍呈彎鉤狀,一端與旋耕軸固定連接,另一端在工作時直插入土進行切土和碎土工作,耕刀工作端的切削面過小,切土能力和耕犁效果一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微耕機的耕刀所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出了一種可增大切削面和提高切土能力的微耕機旋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微耕機旋耕裝置,包括旋耕軸和設置在旋耕軸上的多個耕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刀包括刀身和呈耙狀的耕頭,刀身的一端與旋耕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耕頭固連。耙狀耕頭能增大對地面犁耕時的切削面,犁耕效果好。
在上述的一種微耕機旋耕裝置中,所述的旋耕軸上還固定設有若干刀座,上述耕刀設置在相應刀座上。耕刀通過刀座固定設置在旋耕軸上,利用耕刀和刀座的連接關系,可方便耕刀的更換和安裝。
在上述的一種微耕機旋耕裝置中,所述的耕頭通過焊接工藝固定在刀身上。
在上述的一種微耕機旋耕裝置中,所述的刀身呈彎鉤狀。
在上述的一種微耕機旋耕裝置中,所述的耕頭包括連接部和固連在連接部上的若干耙齒,所述的耙齒沿旋耕軸依次間隔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微耕機旋耕裝置中的耕刀具有呈耙狀的耕頭,增大了對地面犁耕時的切削面,犁耕效果好。耕頭上的耙齒尖端直插入土,切土能力強,保證了耕地深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微耕機旋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旋耕軸;2、刀座;21、插接部;3、耕刀;31、刀身;32、耕頭;32a、連接部;32b、耙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微耕機旋耕裝置包括旋耕軸1和設置在旋耕軸1上的多個耕刀3,耕刀3三個一組呈旋渦狀設置在刀座2上,刀座2固定套設在旋耕軸1上并周向設有三個可供上述耕刀3一一對應安裝的插接部21。
耕刀3包括刀身31和呈耙狀的耕頭32,刀身31呈彎鉤狀且與旋耕軸1垂直,刀身31的一端插接在刀座2的插接部21上,另一端焊接有耕頭32。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耕頭32包括連接部32a和若干耙齒32b,所述的耙齒32b沿旋耕軸1的軸向依次間隔固連在連接部32a上。
工作時,旋耕軸1轉動,帶動耕刀3旋轉,同一耕頭32上的耙齒32b平行同步插入土中,增大了對地面犁耕時的切削面,切土能力強,犁耕效果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鴻牛工貿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鴻牛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0202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烤面包片電爐
- 下一篇:組織培養煉苗及種子育苗用花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