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叉車的油箱蓋板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584760.7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535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錫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明珠烤漆廠 |
| 主分類號: | F15B1/26 | 分類號: | F15B1/26;B66F9/075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顧朝瑞 |
| 地址: | 21411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叉車 油箱 蓋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搬運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叉車的油箱蓋板。
背景技術
叉車是現(xiàn)在人們常用的搬運車輛之一,是物流行業(yè)的重要設備,是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重物搬運作業(yè)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其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噪音低、污染小、造價低、操作靈活,廣泛應用于港口、車站、機場、貨場、工廠車間、倉庫、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進入船艙、車廂和集裝箱內進行托盤貨物的裝卸、搬運作業(yè),是托盤運輸、集裝箱運輸中必不可少的設備。
叉車在工作的時候,其液壓系統(tǒng)需要的液壓油是從油箱內抽取的,而液壓系統(tǒng)工作后的液壓油也最終會回到油箱內的,在從油箱內抽取的時候是通過吸油管進行的,最終使用后的液壓油通過回油管返回燃油箱,傳統(tǒng)的叉車使用的液壓系統(tǒng)中的吸油管、回油管和油箱蓋板是分離開來的,這樣安裝比較費力,而且占用的地方比較大,隨后有改進的油箱蓋板整合了吸油管和回油管,然而實際使用吸油效率不高,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叉車的油箱蓋板,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提高了吸油效率,同時減少了回油管對油箱的沖擊,降低了噪音和震動,穩(wěn)定性好。
其技術特征是這樣的:包括吸油管、回油管、油箱蓋板,所述吸油管和所述回油管分別穿過所述油箱蓋板與所述油箱蓋板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延伸入所述油箱蓋板的一端設有彎管,所述吸油管延伸入所述油箱蓋板的一端連接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內設有吸油濾清器。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侵入油箱液面下;
所述油箱蓋板與所述吸油管、回油管的連接處通過焊接密封;
所述油箱蓋板的四角設置有安裝孔。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回油管末端的彎管的設計改變回油的液體流向有效減小回油對油箱壁板的沖擊減小了油箱噪音和震動,穩(wěn)定性好,吸油管末端的喇叭口內部安裝有吸油濾清器,比不帶喇叭口的油管吸油的液面更靠下,能提高油箱的有效容積,吸油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
見圖1、圖2、圖3,本發(fā)明包括吸油管1、回油管2、油箱蓋板3,吸油管1和回油管2分別穿過油箱蓋板3與油箱蓋板3固定連接,
回油管2延伸入油箱蓋板3的一端設有彎管4,吸油管1延伸入油箱蓋板3的一端連接有喇叭口5,喇叭口5內設有吸油濾清器6,喇叭口5侵入油箱液面下,油箱蓋板3與吸油管1、回油管2的連接處通過焊接密封,油箱蓋板3的四角設置有安裝孔7。
回油管2末端的彎管4的設計改變回油的液體流向有效減小回油對油箱壁板的沖擊減小了油箱噪音和震動,穩(wěn)定性好,吸油管1末端的喇叭口5內部安裝有吸油濾清器6,比不帶喇叭口的油管吸油的液面更靠下,能提高油箱的有效容積,吸油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明珠烤漆廠;,未經無錫市明珠烤漆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47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