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燃機余熱雙工質動力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53313.5 | 申請日: | 2013-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53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靳北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摩爾動力(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G5/00 | 分類號: | F02G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燃機 余熱 雙工 動力 系統 | ||
1.一種內燃機余熱雙工質動力系統,包括內燃機冷卻水道(1)、排氣熱交換器(2)和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燃機冷卻水道(1)經循環水泵(5)與所述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的加熱流體通道連通,所述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出口與所述排氣熱交換器(2)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入口連通,所述排氣熱交換器(2)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出口與做功機構(6)的工質入口連通,所述做功機構(6)的工質出口經冷凝冷卻器(71)與液體泵(8)的液體入口連通,所述液體泵(8)的液體出口與所述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入口連通。
2.一種內燃機余熱雙工質動力系統,包括內燃機冷卻水道(1)、排氣熱交換器(2)和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燃機冷卻水道(1)經循環水泵(5)與所述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的加熱流體通道連通,所述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出口與所述排氣熱交換器(2)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入口連通,所述排氣熱交換器(2)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出口與做功機構(6)的工質入口連通,所述做功機構(6)的工質出口經冷卻器(72)與壓氣機(4)的工質入口連通,所述壓氣機(4)的工質出口與所述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入口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內燃機余熱雙工質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做功機構(6)設為活塞式做功機構(61)或設為葉輪式做功機構(62)。
4.如權利要求2所述內燃機余熱雙工質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氣機(4)設為活塞式壓氣機(41)或設為葉輪式壓氣機(42)。
5.如權利要求2或4所述內燃機余熱雙工質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做功機構(6)對所述壓氣機(4)輸出動力。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內燃機余熱雙工質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熱交換器(2)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出口處的承壓能力大于0.5MPa。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內燃機余熱雙工質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的被加熱流體通道的工質出口處的承壓能力大于0.5MPa。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內燃機余熱雙工質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道熱交換器(3)的被加熱流體的質量流和所述排氣熱交換器(2)的被加熱流體的質量流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摩爾動力(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摩爾動力(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5331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設有食臺的黃鱔養殖池
- 下一篇:一種帶保護罩的乒乓球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