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轂一體成型復合拉深模具及其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36492.1 | 申請日: | 2013-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1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昌錦;顧紅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鍛壓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孫民興;王維新 |
| 地址: | 22650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轂 一體 成型 復合 模具 及其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板材拉深成型的模具及其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輪轂一體成型復合拉深模具及其工藝。
背景技術
???汽車輪轂包括外輪緣、內輪緣、輪輞、輻板、軸孔和緊固孔,外輪緣和內輪緣中間是輪輞,輻板中間開有軸孔,軸孔周圍還開有若干緊固孔,輻板與輪輞之間形成內輪緣。(如圖)汽車輪轂加工有多種工藝路線,傳統的分體制造是將輪輻板和輪輞圈分開成形,輪輞圈先卷制后焊接,再與輪輻板進行鉚接或焊接;也有通過整體壓鑄成形的,但材料與機械性能比不上鍛壓工藝質量,壓鑄輪轂多用于輕型車或小型車輛。
目前工程車的輪轂,大多都是分體式,生產流程長、生產設備多,在效率、質量一致性和成本上批量優勢不明顯,一體化生產工程車輪轂,成為輪轂產業的新課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輪轂一體成型復合拉深模具及其工藝,改變傳統的上下成對的模具設計思路,重新設計組合模(上模、中模和下模),可完成成對模無法完成的工藝動作,可以輪輞圈和輪輻板一體化成形,免焊接、免鉚接,成品機械性能更高。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以下技術方案:
輪轂一體成型復合拉深模具,它包括上模、下模和中模,上模上端連接滑塊,滑塊上方連接主油缸,上模下端是下模,下模下端連接下模底座,下模底座下端連接頂缸,上模和下模之間設計有中模,所述的上模外設計有緩沖缸,下模外設計有壓邊梁,壓邊梁下端連接壓邊缸,中模下端裝有彈性體,中模外側直徑位置裝有推拉缸。
所述的上模下端是中間圓形凸起,圓形凸起的一周有若干小圓形凸起,上模下邊緣是環形凸起,環形凸起內側是凹槽。
所述的下模中間設計有圓孔,圓孔一周還設計有若干小圓孔,若干小圓孔外側有環形凹槽。
所述的中模上端和下端內側開有環形槽,下端環形槽內裝有彈性體;所述壓邊梁上端外側開有環形槽,壓邊梁的環形槽與中模下端的環形槽相互對切配合。
所述的中模下端四周設計有四個橢圓形凸起,壓邊梁的環形槽也設計有四個橢圓形凸起與中模下端的凸起相互對切配合,輔助沖裁落料。
所述的中模是對開模,兩側分別連有推拉缸。
一種使用所述的輪轂一體成型復合拉深模具進行的加工工藝,步驟如下:
1)輪輞拉深,外側輪緣翻邊:
首先把原平板送料到下模與中模之間,上模被主油缸推送到中模上方,上模外側的緩沖缸抵到中模上端,上模和緩沖缸不動,下模和壓邊梁在頂缸、壓邊缸作用下上行,壓邊梁與中模壓緊原平板不動,下模繼續上行,原平板在下模推動下進行輪輞拉深,變成凸起狀,彈性體在原平板的壓力下逐漸壓縮,對原平板進行壓邊支撐,輪輞拉深的同時,壓邊梁完成外側輪緣的翻邊成型;
2)輻板拉深,沖孔:
上模開始下壓,其他模具不動,上模的中間圓形凸起和若干小圓形凸起與下模的中間圓孔和若干小圓孔相互配合進行沖孔,多余的廢料從落料孔內排出,同時在上下模的凹槽和凸起相互作用下完成輻板拉深;
3)內側輪緣擠壓成型,外側輪緣切邊:
上模繼續下壓,上模與下模之間原料,在擠壓下原料被擠壓到邊角處,直到上模的邊緣接觸到中模的環形槽上端,內側輪緣擠壓成型,同時壓邊梁上壓,彈性體被壓縮到底,壓邊梁的環形槽與中模的下端環形槽對切作用下把原平板進行環形切邊,外側輪緣切邊完成,同時壓邊梁的橢圓形凸起與中模上的凸起對切作用下,把切下來的環形邊切斷成四段,從四周滑落落料;
4)成品出模:
上模和緩沖缸回升,中模在推拉缸的作用下往兩邊分開,下模和壓邊梁回到出料位置,成品被推送到出料口,工藝完成。
????所述的使用輪轂一體成型復合拉深模具進行的加工工藝,第二步中所述的與下槽的中間圓孔和若干小圓孔對應的落料孔比中間圓孔和若干小圓孔大1-2mm。
????所述的使用輪轂一體成型復合拉深模具進行的加工工藝,第三步中所述的中模最下端端面和壓邊梁的環形槽中與中模最下端端面相配合的端面設計有下斜坡度。斜坡度設計方便切邊的余料進行落料。
本發明的優點是改變傳統的上下成對的模具設計思路,重新設計組合模(上模、中模和下模),可完成成對模無法完成的工藝動作,連續完成壓邊、翻邊、拉深、反拉深、沖孔落料、擠壓、切邊等多道工序,流程緊湊、高效;可以輪輞圈和輪輻板一體化成形,免焊接、免鉚接,成品機械性能更高;原材料可使用原平板,性能優于分體成形的原材料開平板;與傳統生產線相比,客戶可節省開卷、矯平、焊接設備和工序流轉輔助設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模具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鍛壓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通鍛壓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64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垂吊型三維風速風向傳感器結構
- 下一篇:世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