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球面內孔的粗成型刀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22059.2 | 申請日: | 2013-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51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馬海善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27/06 | 分類號: | B23B27/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學成 |
| 地址: | 21313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球面 成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一種球面內孔的粗成型刀。
背景技術
粗鏜刀屬于切削工具的一種,粗鏜刀主要用于對需要加工的工件進行初步的切削。由于是初步切削,切削量較大,所以對粗鏜刀的磨損也是較大的,粗鏜刀就不能長久使用。粗鏜刀耐用性的問題是當前眾多刀具廠家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F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粗鏜刀,包括刀柄和與刀柄為一體結構的刀頭,所述刀柄采用無扁尾莫氏刀柄,所述刀柄尾部開有螺孔,所述刀頭為分段式刀頭,前端刀頭尾部與后端刀頭頭部相連接;所述前端刀頭直徑小于后端刀頭直徑;所述每段刀頭頭部固定有刀片。這種粗鏜刀的分段刀頭形成階梯狀,將一次的切削量分擔到前端和后端刀頭上,對每個刀頭的損傷就降低了。但是,這種粗鏜刀在加工時刀片與刀片之間的切削刃的間距較大,使得加工效率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加工效率高的球面內孔的粗成型刀。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球面內孔的粗成型刀,包括刀桿,刀桿的一端沿其軸向設有支撐體,該支撐體上設有至少兩個合金刀片,各個合金刀片包括刀片主體、球面凸起部、徑向切削刃以及端面切削刃,所述球面凸起部間隔地沿著刀片主體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徑向切削刃位于球面凸起部的頂部,該徑向切削刃為齒狀的切削刃,所述端面切削刃位于刀片主體的自由端部。
所述端面切削刃為傾斜的布置狀態,該端面切削刃的與刀桿軸向的延伸線之間的夾角為45度。
所述合金刀片還包括孔口切削刃,該孔口切削刃的一端斜向上方延伸后與刀桿的軸向端連接,孔口切削刃相對于刀桿軸線的傾斜度為45度。
所述徑向切削刃與球面凸起部的徑向之間的夾角為45度。
采用了上述方案,本發明的合金刀片包括刀片主體、球面凸起部、徑向切削刃以及端面切削刃,所述球面凸起部間隔地沿著刀片主體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徑向切削刃位于球面凸起部的頂部,該徑向切削刃為齒狀的切削刃,所述端面切削刃位于刀片主體的自由端部。通過在球面凸起部布置徑向切削刃,使得加工出的球的內壁面為球面。由于相鄰兩個球形凸起部的間隔距離較近,因此加工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球面內孔的粗成型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為刀桿,2為支撐體,3為刀片主體,4為球面凸起部,5為徑向切削刃,6為端面切削刃,7為孔口切削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本發明的球面內孔的粗成型刀,包括刀桿1,刀桿1的一端沿其軸向設有支撐體2,該支撐體2上設有至少兩個合金刀片,各個合金刀片包括刀片主體3、球面凸起部4、徑向切削刃5以及端面切削刃6,所述球面凸起部4間隔地沿著刀片主體3的長度方向布置。所述徑向切削刃5位于球面凸起部4的頂部,該徑向切削刃5為齒狀的切削刃,所述徑向切削刃5與球面凸起部的徑向之間的夾角為45度。所述端面切削刃6位于刀片主體的自由端部。所述端面切削刃6為傾斜的布置狀態,該端面切削刃6的與刀桿軸向的延伸線之間的夾角為45度。所述合金刀片還包括孔口切削刃7,該孔口切削刃7的一端斜向上方延伸后與刀桿的軸向端連接,孔口切削刃相對于刀桿軸線的傾斜度為45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20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球閥閥體的加工裝置
- 下一篇:一種人工髖臼杯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