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率的AlGaInP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55429.5 | 申請日: | 2013-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07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馬淑芳;田海軍;吳小強;關永莉;梁建;許并社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飛虹微納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33/10 | 分類號: | H01L33/10;H01L33/04;H01L33/14;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416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率 algainp 發光二極管 外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AlGaInP發光二極管,具體是一種高效率的AlGaInP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AlGaInP發光二極管因其具有耗電低、發光效率高、壽命長、體積小、成本低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照明及光纖通信系統中。在現有技術條件下,?AlGaInP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通常采用倒裝結構、透明襯底、倒金字塔結構、生長傳統DBR(布拉格反射層)等各種結構。然而實踐表明,現有AlGaInP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由于自身結構所限,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其一,若采用倒裝結構、透明襯底、倒金字塔結構,則AlGaInP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需要再次加工處理,由此導致其工藝復雜、成本高。其二,若采用生長傳統DBR,則由于傳統DBR只對垂直入射和小角度入射的光波產生大的反射,而對大角度入射的光波產生的反射很小,導致入射的光波大部分穿過DBR被GaAs襯底吸收,由此導致其出光效率較低。基于此,有必要發明一種全新的AlGaInP發光二極管外延片,以解決現有AlGaInP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工藝復雜、成本高、以及出光效率較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AlGaInP發光二極管的外延片工藝復雜、成本高、以及出光效率較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高效率的AlGaInP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高效率的AlGaInP發光二極管外延片,包括n-GaAs襯底、n-GaAs緩沖層、n-AlxGa1-xAs漸變層、復合式DBR、n-InAlP限制層、有源層、p-InAlP限制層、P型超晶格層、p-GaP窗口層;其中,n-GaAs緩沖層生長于n-GaAs襯底的上表面;n-AlxGa1-xAs漸變層生長于n-GaAs緩沖層的上表面;復合式DBR生長于n-AlxGa1-xAs漸變層的上表面;n-InAlP限制層生長于復合式DBR的上表面;有源層生長于n-InAlP限制層的上表面;p-InAlP限制層生長于有源層的上表面;P型超晶格層生長于p-InAlP限制層的上表面;p-GaP窗口層生長于P型超晶格層的上表面。
所述復合式DBR包括漸變式DBR和常規DBR;漸變式DBR生長于n-AlxGa1-xAs漸變層的上表面;常規DBR生長于漸變式DBR的上表面;n-InAlP限制層生長于常規DBR的上表面;
漸變式DBR由AlAs和AlxGa1-xAs周期性交替生長形成,且0.2<x<0.6;漸變式DBR的第m層AlAs材料和第m層AlxGa1-xAs材料的厚度分別為:
??????????????????????????(1);
???????????????????(2);
式(1)-(2)中:λ0為器件有源區發光之中心波長,n1和n2分別為AlAs材料和AlxGa1-xAs材料的折射率,t為正數,且t根據λm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值,m為正整數;
常規DBR由AlAs和AlxGa1-xAs周期性交替生長形成,且0.2<x<0.6;常規DBR的每層AlAs材料和每層AlxGa1-xAs材料的厚度分別為:
???????????????????????????(3);
式(3)中:λ0為器件有源區發光之中心波長,n1和n2分別為AlAs材料和AlxGa1-xAs材料的折射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飛虹微納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山西飛虹微納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554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