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HEVC標準的去方塊濾波器的濾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99101.6 | 申請日: | 2013-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913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范益波;沈蔚煒;尚青;曾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N19/117 | 分類號: | H04N19/117;H04N19/13;H04N19/6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 代理人: | 陸飛,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hevc 標準 方塊 濾波器 濾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清數字視頻壓縮編解碼技術領域,針對HEVC視頻編解碼標準,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HEVC視頻編碼標準的、去方塊濾波器的濾波方法。
背景技術
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由國際電信組織(ITU)和運動圖像專家組(MPEG)聯合成立的組織JCTVC提出的下一代視頻編解碼標準。目標是在相同的視覺效果的前提下,相比于上一代標準H.264/AVC,壓縮率提高一倍。
基于HEVC的視頻編碼器,其結構圖如圖1所示,主要由以下幾個模塊組成:幀內預測、幀間預測、變換、量化、反量化、反變換、重建、去方塊濾波器、自適應樣點補償等模塊組成。視頻壓縮編碼的基本過程可以概括如下:1.利用幀內預測或幀間預測方式對當前原始視頻流像素進行預測;2.將原始的像素值與預測出來的像素值相減得到殘差值;3.將殘差進行變換及量化處理,得到輸出的殘差系數再進過CABAC(Context-based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熵編碼形成最后的壓縮輸出碼流;4.殘差系數經過反量化及反變換處理,再與之前得到的預測像素相加得到重建像素,存儲作為預測的參考幀像素。
HEVC中的處理單元塊引入了四叉樹的結構,圖像處理塊的大小最大為64×64,它還可以繼續遞歸地劃分為32×32、16×16、8×8、4×4的小塊組合,并分別進行處理。編碼端要對塊的所有劃分情況進行一次遍歷,以確定哪種劃分情況的處理為最佳。
去方塊濾波器模塊如圖1中所示,該模塊主要判斷PU(預測單元)和TU(變換單元)邊界兩邊像素值的特征,對邊界兩邊的像素點進行濾波,以消除由于塊編碼方式所導致的一些邊框效應,使重建圖像具有更好的質量和PSNR值(峰值信噪比)。
在標準參考軟件HM9.0中,該模塊先對整幅圖像落在8x8邊界的垂直邊進行處理,再對整幅圖像落在8x8邊界的水平邊進行處理。若使用這種濾波順序進行硬件實現的話,會導致多次從外部存儲器讀取數據,同時增加了處理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有效的適用于HEVC標準的去方塊濾波器的濾波順序方法。
在平常的原始視頻流里,每幅圖像包括一個亮度分量,記為Y,每個亮度分量對應兩個色度分量,分別記為Cb、Cr。在去方塊濾波器模塊中,本發明基于一個quarter-LCU(Y分量為32x32大小的像素點塊,Cb和Cr分量為16x16大小的像素點塊)進行處理。
設當前需要處理的quarter-LCU的像素點塊表示為C,則Y分量當前需要處理的quarter-LCU的像素點塊共64個,構成一個8×8方陣;Cb和Cr分量當前需要處理的quarter-LCU的像素點塊分別為16個,構成一個4×4 方陣;這些方陣左邊一列quarter-LCU的像素點塊記為L(Y分量中,L為8個;Cb和Cr分量中,L為4個),這些方陣上方一行quarter-LCU的像素點塊記為T(Y分量中,T為8個;Cb和Cr分量中,T為4個),這些方陣左上角一個quarter-LCU的像素點塊記為LT;需要進行濾波的邊為:C的2×2方陣左側的邊(垂直邊)和上方的邊(水平邊),其中,水平邊延伸至左邊像素點塊L。在Y分量中,垂直邊自左至右依次記為v1,v2,v3,v4, 水平邊自上至下依次記為h1,h2,h3, h4;Cb分量中,垂直邊自左至右依次記為,v5,v6,水平邊自上至下依次記為h5,h6,Cr分量中,垂直邊自左至右依次記為v7,v8,水平邊自上至下依次記為,h7,h8。具體見圖2中所示,其中每一個虛線小方框為一個4x4的像素點塊。
每次濾波是以一個4x4的像素點塊的邊為處理單元,如圖3所示,其中黑色粗線為需要進行濾波的4x4像素點塊的邊,記P塊和Q塊是該邊兩側相鄰的4x4像素點塊;若當前邊為垂直邊,則P塊和Q塊分別為該邊的左側和右側相鄰的4x4像素點塊,若當前邊為水平邊,則P塊和Q塊分別為該邊上側和下側相鄰的4x4像素點塊。
本發明進行濾波的具體順序如下:先對垂直邊進行濾波,然后對水平邊進行濾波;對于各條垂直邊,自左至右依次進行濾波,對于每條垂直邊兩側的像素點塊,自上而下依次進行濾波;對于各條水平邊,自上而下依次進行濾波,對于每條水平邊兩側的像素點塊,自左至右依次進行濾波。例如,對于Y分量,濾波的順序為:v1,v2,v3,v4,然后是:h1,h2,h3, h4;對于Cb分量,濾波的順序為:v5,v6,然后是:h5,h6;對于Cr分量,濾波的順序為:v7,v8,然后是:h7,h8;見圖4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91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