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真空過濾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89931.0 | 申請日: | 2013-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6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忠;俞金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海鷹機電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B01D46/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2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過濾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過濾器,尤其是一種真空過濾器,屬于過濾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袋式過濾器是一種廣泛應用在環保、凈化等諸多領域的設備。傳統的袋式過濾器主要由過濾系統、脈沖噴吹系統、壓縮空氣系統、出灰系統等構成。工作時,利用纖維編織物制作的袋狀過濾元件捕集含塵氣體中固體顆粒物,達到除塵的效果。?
當采用現有袋式除塵器處理鋼廠等高爐排出的高溫含塵氣體時,濾袋很容易受熱燒壞。采用先降溫再過濾,將使除塵設備變得龐大,并且降溫階段沉降的大顆粒塵埃難以排除。?
申請號為201220318437.6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真空過濾器,包括過濾器殼體、居中設置于過濾器筒體上頂蓋上的進氣管、居中固定在過濾器筒體上頂蓋下的過濾袋支架、該支架為上端、由鋼條焊接成的筒體格柵架;套裝固定在過濾袋支架上的過濾袋。本發明的一種真空過濾器,用于海綿鈦蒸餾真空機組前端的氣流過濾裝置,可提高真空機組耐腐蝕和耐磨損能力,避免氣流中低價物或鎂粉、氯化鎂粉進入真空系統,污染泵油。然而,此類過濾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沒有大顆粒捕捉結構,因此過濾含金屬顆粒的高溫氣體時容易自燃形成火星使過濾部件燒壞失效;2)由于沒有氣流均勻化結構,因此難免含塵氣體不均而導致部分過濾部件失效過快,造成系統壓降迅速,結果使維護頻率過高、生產成本加大;3)缺乏降溫舉措,容易由于過濾氣體溫度過高而縮短過濾部件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不僅能過濾高溫含塵氣時體除塵效果好,而且結構緊湊、濾袋使用壽命長的真空過濾器,從而滿足高爐廢氣的處理需求。?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的真空過濾器包括立筒狀過濾器殼體,所述殼體上部具有工作時抽真空且通往出氣口的濾凈腔,所述濾凈腔下部為通過濾袋支架板隔開的過濾腔,所述過濾腔內安置一組袋口支撐在濾袋支架板支撐的管狀濾袋,所述濾凈腔裝有噴口分別對著各濾袋的脈沖噴吹裝置,所述過濾腔底部為漸縮的導流錐,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殼體朝下延伸出包容導流錐的直筒段,所述直筒段具有切向進氣口及底部漸縮的集塵錐,所述集塵錐的底端為可啟閉的出灰口,所述導流錐的底端具有伸入集塵錐的底口,所述導流錐內具有迷宮裝置,所述迷宮裝置由中心軸徑向輻射的一組金屬下導流板和一組金屬上導流板構成。?
工作時,高溫含塵氣體從切向進氣口進入集塵錐,形成下旋的旋風,使大顆粒的塵埃在離心作用下撞擊集塵錐壁后降到出灰口處。旋風中心的負壓使氣流進入導流錐的底口,經過迷宮裝置。該裝置不僅起到氣流均勻的作用,而且使氣體散熱降溫,之后透過濾袋的潔凈氣體進入濾凈腔輸出。?
本發明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下導流板和上導流板的角向位置錯開,這樣可使氣流充分均勻化。?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集塵錐底部一側設有輸入脈沖氣流的破拱口。這樣可以保證理想的清灰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圖1的濾袋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2的迷宮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4的A-A剖視圖。?
圖7為圖4的B-B剖視圖。?
圖8為圖1底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真空過濾器如圖1至圖4所示,包括圓截面的立筒狀過濾器殼體1,殼體1頂部具有與真空發生設備連同的真空法蘭口1-14,上部具有工作時抽真空且通往出氣口1-4的濾凈腔1-1。濾凈腔1-1下部為通過濾袋支架板1-2隔開的過濾腔1-3,過濾腔1-3內安置一組袋口支撐在濾袋支架板支撐的管狀濾袋2。濾凈腔1-1裝有噴口分別對著各濾袋的脈沖噴吹裝置3。過濾腔1-3底部為漸縮的導流錐1-5。殼體1朝下延伸出包容導流錐1-5的直筒段1-6,直筒段1-6具有切向進氣口1-8及底部漸縮的集塵錐1-7。集塵錐1-7的底端為具有可啟閉出灰口1-9的集塵筒1-11。導流錐1-5的底端具有伸入集塵錐1-7的底口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海鷹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南通海鷹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99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界面卡焊接芯片方法
- 下一篇:后張預應力管樁管節預制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