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纖連接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45586.0 | 申請日: | 2013-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5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郭章緯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38 | 分類號: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纖連接器。
背景技術
光纖連接器一般包括本體及伸入本體內的光纖。本體一般為一體成型結構。然而,本體的結構較為復雜,一體成型的本體不容易制造,從而增大了制造成本,降低了產品良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解決上述問題的光纖連接器。
一種光纖連接器,包括第一本體、第二本體、及固定于該第一本體上的光纖,該光纖承載于該第二本體上。該第一本體形成有卡孔和連接孔,該第二本體形成有卡塊和連接柱。該卡孔的形狀及尺寸與該卡塊的形狀及尺寸相匹配,該卡塊卡入該卡孔內。該連接柱的尺寸小于該連接孔的尺寸,該連接柱伸入該連接孔內,該連接孔內灌有第一固化膠,從而固定連接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
如此,結構相對復雜的本體分為結構相對簡單的固定光纖的第一本體及承載第一本體及光纖的第二本體,從而降低了制造難度,提升了產品良率,降低了產品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光纖連接器去掉固定膠的爆炸圖。
圖3為圖1所示的光纖連接器去掉固定膠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圖。
圖4至圖6為組裝圖1所示的光纖連接器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3,其揭示了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光纖連接器100,該光纖連接器100包括第一本體10、第二本體20及光纖30。
第一本體10包括一光學部11及自該光學部11兩端垂直延伸的兩連接部12。該光學部11及該連接部12具有共同的底面110,該底面上形成有卡孔111。該光學部11沿垂直于長度方向的截面大致呈L型,包括一與底面110垂直連接的第一前表面113及與底面110平行相對的第一上表面115。第一上表面115大致位于該光學部11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自該第一前表面113形成有穿透該光學部11的一排容納孔117,該第一上表面115上形成有一排容納槽119,容納孔117與容納槽119一一對應且相通。容納孔117及容納槽119用于容納光纖30。
每個連接部12大致呈L型,包括第二前表面120、第一外側面121、第一內側面123、及第二上表面125。第二前表面120、第一外側面121、第一內側面123分別與底面110垂直連接。第一外側面121與第一內側面123平行相對,第二上表面125與該底面110平行相對。第二前表面120相對第一前表面113凸出。該第二前表面120上形成有插孔127,該插孔127用于與另一光纖連接器的定位柱配合,從而連接兩個光纖連接器。該第二上表面125上形成有穿透該連接部12的連接孔129。
第二本體20包括一底板21、分別自底板21兩端垂直向上延伸的兩側壁22、以及分別相對底板21、側壁22向外延伸的凸起部23。該底板21及該兩側壁22圍成一兩端開口的容納空間24,該容納空間24用于供光纖30穿設。
該底板21形成有第一臺階210,在該第一臺階210較低的第一臺階面211上,形成有卡塊213,該卡塊213的形狀及尺寸與第一本體10上卡孔111的形狀及尺寸相匹配,用于與卡孔111配合,從而將第一本體10定位于第二本體20上。
每個側壁22上形成有第二臺階220,在該第二臺階220較低的第二臺階面221上,形成有連接柱223。連接柱223的尺寸小于第一本體10上連接孔129的尺寸。該連接柱223用于插入該連接孔129中,該連接孔129用于灌入固化膠40(見圖5),從而固定連接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
每個側壁22和底板21具有共同的第二外側面225,每個側壁22還具有與第二外側面225平行相對的第二內側面227及垂直連接該第二外側面225及第二內側面227的第三上表面229。當第一本體10固定于第二本體20上后,第一外側面121與第二外側面225共面,第一內側面123與第二內側面227共面,第二上表面125與第三上表面229共面。
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分別為一體成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55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