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砷提取羊棲菜中營養物質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41402.3 | 申請日: | 2013-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15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博研達工業技術研究所(普通合伙) |
| 主分類號: | C08B37/04 | 分類號: | C08B37/04;C12P7/10;C05F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700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取 羊棲菜中 營養物質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羊棲菜利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脫砷提取羊棲菜中營養物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世界面臨著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巨大壓力,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解決石化資源和能源危機的重要手段。生物乙醇作為一種清潔燃料及汽油添加劑而受到廣泛關注。目前,我國制備燃料乙醇主要側重于秸稈、甘蔗渣、木屑和木薯等陸源原料,但對海洋生物資源制備生物乙醇的研究較少,在海藻生物質能源開發方面的技術研究相對落后。
海洋面積巨大,蘊藏著豐富的海藻資源,其種類繁多、光合作用效率高、生長周期短,每年可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生物質總量就達550x108噸,是一種巨大的可再生資源,也是產生生物質能源的潛在資源。在羊棲菜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羊棲菜工業廢棄物,這些工業廢棄物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羊棲菜多糖、甘露醇等;其中纖維素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轉化為可被利用的單糖和寡糖,甘露醇和大部分海藻多糖類物質均可以經發酵轉化為乙醇。利用富含纖維素、羊棲菜多糖、甘露醇的羊棲菜加工廢棄物制備燃料乙醇,不僅可使羊棲菜加工廢棄物變廢為寶,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還可為制備生物乙醇提供充足和廉價的原料供應,促進海洋生物質能源的技術開發。
羊棲菜,一種藻類植物,藻體黃褐色,肥厚多汁,葉狀體的變異很大,形狀各種各樣。生長在低潮帶巖石上,多分布于我國沿海。在醫學上有食療的功效。
羊棲菜對預防甲狀腺腫大,降低血液中服固醇,治療高血壓和大腸癌、胃癌,均有一定的功效;并對促進兒童骨路生長,保持皮膚潤滑,恢復大腦疲勞,防止衰老等,亦有顯著的作用。藻類通常具有富集海水中砷的作用,羊棲菜天然含有大量的砷,尤其是毒性較高的無機砷。砷天然存在于地殼,石頭、泥土、水和空氣都有微量的砷。在食物中,砷會以有機及無機形態存在。人類攝取到砷的途徑,主要是透過進食食物,特別是砷含量較高的水產食物。科學證據顯示,就算攝取到的砷只有數克,也會引致急性或亞急性中毒。一般來說,無機砷的毒性較有機砷的為高。急性中毒者的胃腸道會嚴重發炎,因而引致嘔吐和腹瀉,更嚴重的是會引致身體多種器官衰竭。其他征狀包括發燒、消瘦、容易暴躁、頭發脫落等。世界衛生組織屬下國際癌癥研究組織已把砷列為會令人患癌癥的物質。
海藻酸鈉,一種天然多糖,具有藥物制劑輔料所需的穩定性、溶解性、粘性和安全性。1881年,英國化學家E.C.Stanford首先對褐色海藻中的海藻酸鹽提取物進行科學研究。他發現該褐藻酸的提取物具有幾種很有趣的特性,它具有濃縮溶液、形成凝膠和成膜的能力。基于此,他提出了幾項工業化生產的申請。但是,海藻酸鹽直到50年之后才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商業化生產始于1927年,現在全世界每年約生產30000噸,其中30%用于食品工業,剩下的用于其它工業,制藥業和牙科。
目前酶解提取法提取海藻酸鈉還不夠成熟,往往都只是采用了單一的纖維素酶進行水解,但組成植物細胞壁的有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木質素等成分,他們之間的鏈接方式或者鑲嵌,或者抱合,所以用單一的酶很難徹底破解植物的細胞壁,不能使內容物完全釋放。
如何在羊棲菜脫砷的基礎上,徹底破解植物的細胞壁,使內容物完全釋放。又要避免受到其它人分子物質,如果膠、蛋白質等的干擾,本發明考慮以蛋白酶、果膠酶、纖維素酶按科學的配比制成復合酶,對原料進行預處理,然后再提取海藻酸鈉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羊棲菜生產乙醇和海藻有機肥。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技術難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脫砷提取羊棲菜中營養物質的方法,實現了從脫砷羊棲菜中提取海藻酸鈉的收率及其粘度,降低化學藥品的用量,是一種乙醇的開發和羊棲菜清潔化、高值化、綜合利用的新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脫砷提取羊棲菜中營養物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脫砷處理:將羊棲菜用50-55℃溫水清洗三遍,破碎為20-50mm?的小段,然后投入到酶解鍋中,添加10-20?倍水,0.5-1%的EDTA,升溫到50-60℃保持40-50?分鐘;
(2)纖維酶解:并用HCl調液體pH值至3-6,加入由內切β-?葡聚糖酶50%、外切β-?葡聚糖酶25%、β-?葡萄糖苜酶25%組成的纖維素酶0.4-0.6%,酶解7-10h;
(3)蛋白酶解:加入由中性蛋白酶40%、木瓜蛋白酶60%組成的蛋白酶0.3-0.5%,由果膠裂解酶50%、果膠酯酶50%組成的果膠酶0.3-0.5%,繼續酶解2-4h,攪拌,酶解后離心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博研達工業技術研究所(普通合伙),未經青島博研達工業技術研究所(普通合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14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