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滾道式平面回轉支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40071.1 | 申請日: | 2013-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06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韶軍;方錫元;陳文;張宗江;陳張亮;陳華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樅晨回轉支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9/18 | 分類號: | F16C19/18;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67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滾道 平面 回轉 支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回轉支承,尤其涉及一種兩滾道式平面回轉支承?。
背景技術
回轉支承的基本結構形式是由內、外兩只鋼圈構成的,外鋼圈套在內鋼圈的外面,在外鋼圈的內側和內鋼圈的外側垂直對應的結合面上,各挖有一道環狀半圓形凹槽,左右兩道凹槽合并成一條環狀圓管形滾道,滾道內裝填鋼球和隔離塊。由于左右兩道凹槽組合成的滾道的結合縫是通過鋼球中心垂直設置的,因而比較有利于回轉支承的徑向受力,而不太有利于它的軸向受力。?
本發明設計一種平面型回轉支承,它的結構特點是將通過鋼球中心的上下兩道凹槽的結合縫由垂直設置改為水平設置,而且滾道數量由一條增加到兩條,從而大大增強了回轉支承的軸向承載能力和平穩度,特別適宜軸向載荷要求很高、穩定性能要求很好的主機設備采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兩滾道式平面回轉支承,以滿足軸向載荷要求很高的一類主機設備的工藝需要。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兩滾道式平面回轉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圈、內圈和輔助內圈,所述外圈外高內低有臺階,外圈的臺階部分向內一直延伸到回轉支承的內邊緣,所述內圈外高內低有臺階且安裝在外圈的臺階上,所述輔助內圈的截面呈“Z”形,其高部蓋住內圈臺階,低部固定在外圈上;所述外圈和內圈的水平結合面上各挖制一道環狀半圓形凹槽,上下兩凹槽相對應組合成環狀圓管形滾道一,滾道一內裝填若干鋼球一,相鄰的兩只鋼球一之間用隔離塊隔開;所述內圈和輔助內圈的水平結合面上各挖制一道環狀半圓形凹槽,上下兩凹槽相對應組合成環狀圓管形滾道二,滾道二內裝填若干鋼球二,相鄰的兩只鋼球二之間用隔離塊隔開;所述內圈高部平面上設有用以和主機的上部分相聯接用的若干個安裝螺孔,所述輔助內圈和外圈的聯接部位設有若干安裝通孔,且輔助外圈和內圈通過通過安裝通孔同主機的下部分一道聯接固定。
一種兩滾道式平面回轉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內圈、外圈和輔助外圈,所述內圈內高外低有臺階,內圈的臺階部分向外一直延伸到回轉支承的外邊緣,所述外圈內高外低有臺階且安裝在內圈的臺階上,所述輔助外圈的截面呈“Z”形,其高部蓋住外圈臺階,低部固定在內圈上;所述內圈和外圈的水平結合面上各挖制一道環狀半圓形凹槽,上下兩凹槽相對應組合成環狀圓管形滾道一,滾道一內裝填若干鋼球一,相鄰的兩只鋼球一之間用隔離塊隔開;所述外圈和輔助外圈的水平結合面上各挖制一道環狀半圓形凹槽,上下兩凹槽相對應組合成環狀圓管形滾道二,滾道二內裝填若干鋼球二,相鄰的兩只鋼球二之間用隔離塊隔開;所述外圈高部平面上設有用以和主機的上部分相聯接用的若干個安裝螺孔,所述輔助外圈和內圈的聯接部位設有若干安裝通孔,且輔助外圈和內圈通過安裝通孔同主機的下部分一道聯接固定。
所述外圈的外側面可以設置外齒輪,也可以不設。
所述內圈的內側面可以設置內齒輪,也可以不設。
所述滾道一及鋼球一的尺寸與滾道二及鋼球二的尺寸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
等。
在其內側面不設齒輪的情況下,也可在回轉支承中間插軸進行安裝和使用,但此種安裝形式也不能將整個回轉支承翻轉。由于裝填滾動體的方式是先將鋼球和隔離塊直接擺放在下滾道槽內,再合上上滾道槽的,因而不必設置裝填孔、堵頭塊及穿銷釘、孔等裝填設施。由于托底的外圈與輔助內圈之間以及托底的內圈與輔助外圈之間實質上組合成了一個環狀大油槽,其鋼圈的底部沒有縫隙,因而不需設置油孔、油嘴等加油設施,也可省卻上部的密封設施。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除可替代平面軸承進行軸向運轉外,還能進行帶齒傳動,其加工方便,裝配簡單,運轉平穩,易于維修,使用壽命長,非常適宜軸向載荷要求很高、穩定性能要求很好的主機設備采用。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兩滾道的平面回轉支承外圈托底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為外圈,2為內圈,3為輔助內圈,4為滾道一,5為鋼球一,6為滾道二,7為鋼球二,8為安裝螺孔,9為安裝通孔。
圖2為一種兩滾道的平面回轉支承內圈托底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1為內圈,12為外圈,13為輔助外圈,14為滾道一,15為鋼球一,16滾道二,17為鋼球二,18為安裝螺孔,19為安裝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外圈托底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樅晨回轉支承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樅晨回轉支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00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振動篩
- 下一篇:高壓靜電捕焦油器陰極絲重錘的限位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