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氨基取代芳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17584.0 | 申請日: | 2013-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08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久喜;吳華悅;劉妙昌;王慶宗;高文霞;黃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27/22 | 分類號: | C07C227/22;C07C229/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譽鑫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 地址: | 325035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氨基 取代 酯化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芳基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別地涉及一種氨基取代芳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屬于有機化學合成領域。
背景技術
氨基取代芳酯化合物在天然產物和藥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過程中,是一類重要的構建片斷和/或中間體。同時,該類化合物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藥理活性,正是由于其在藥物領域中的應用潛力,從而引起了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并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
在醫藥領域之外,近年來,人們發現該類化合物也可用于光化學領域,例如可將其用作熒光標記物片段的引發劑,從而拓寬了該類化合物的應用范圍和提升了其應用潛力。
氨基取代芳酯化合物的傳統合成方法涉及如下幾種方法:
1.酯化反應:例如(a)Fischer,E.;Speier,A.Chem.Ber.1895,28,3252;(b)Chakraborti,A.K.;Singh,B.;Chankeshwara,S.V.;Patel,A.R.J.Org.Chem.2009,74,5967;(c)Kankanala,K.;Reddy,V.;Mukkanti,K.;Pal,S.J.Fluorine?Chem.2009,130,505;(d)Krzyminski,K.;Roshal,A.D;Zadykowicz,B.;Bialk-Bielinska,A.;Sieradzan,A.J.Phys.Chem.A2010,114,10550。
2.酯交換反應:例如(a)Oohashi,Y.;Fukumoto,K.;Mukaiyama,T.Bull.Chem.Soc.Jpn.2005,78,1508;(b)Zarchi,M.A.K.;Mirjalili,B.F.;Acal,A.K.J.Appl.Polym.Sci.2010,115,237。
3.Baeyer-Villiger氧化反應:例如(a)Olah,G.A.;Wang,Q.;Trivedi,N.J.;Prakash,G.K.S.Synthesis1991,739;(b)Kotsuki,H.;Arimura,K.;Araki,T.;Shinohara,T.Synlett1999,462;(c)Goodman,M.A.;Detty,M.R.Synlett2006,1100;(d)Yoshida,Y.;Murakami,K.;Yorimitsu,H.;Oshima,K.J.Am.Chem.Soc.2010,132,9236;(e)Murahashi,S.;Ono,S.;Imada,Y.Angew.Chem.,Int.Ed.2002,41,2366。
但是,上述酯化反應和酯交換反應需要在強酸性或強堿性條件下進行,這極大地限制了功能基的選擇范圍和反應的可操作性。所述Baeyer-Villiger氧化反應的區域專一性依賴于連接在羰基上的取代基的相對遷移能力,和在該情況下,這些取代基團具有類似的遷移速率,從而導致所得產物是具有低區域專一性的混合物。
出于改進該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之考慮,2008年,吳華悅等人(“Palladium-catalyzed?aromatic?esterification?of?aldehydes?with?organoboronic?acids?and?molecular?oxygen”,Org.Lett.2008,10,1537-1540)報道了鈀催化的醛與芳基硼酸的芳香族酯化反應,但最終產物芳基苯甲酸酯的產率不能令人滿意。
在繼續進行了改進的基礎上,陳久喜等人的CN102382001A公開了一種鄰氨基芳甲酸芳基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鈀催化劑、膦配體和堿性化合物存在下,使靛紅酸酐、芳基硼酸在惰性有機溶劑中反應,取得了良好的收率(最高可達99%,最低為57%)。但缺點在于使用了昂貴的貴金屬鈀,以及特定結構的膦配體,從而限制了其更大規模的應用可能。
如上所述,雖然現有技術中已經公開了多種合成氨基取代芳酯化合物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均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昂貴試劑的使用、產率偏低、選擇性仍待進一步改進等等,從而限制了這些方法的實際應用,也不能滿足當前對于該類化合物合成的迫切需求。
因此,對于開發一種簡便、高效、成本低廉、易于控制的制備氨基取代芳酯化合物的方法,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價值,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工業應用潛力,這正是本發明得以完成的動力所在和基礎。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大學,未經溫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175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