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卷上料小車高度對中裝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8002.0 | 申請日: | 2013-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1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順東;趙繼武;汪萬根;王松濤;陳建宇;張杰;劉海濤;翟立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47/34 | 分類號: | B21C4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06320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卷上料 小車 高度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帶卷精加工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鋼卷上料小車高度對中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帶鋼精加工領域越來越受到各大鋼廠的重視,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平整線就是其中一條產品精加工產線,鋼卷上料成為制約平整產能的重要環節,而目前鋼卷上料大多采用手動控制,通過手動控制鋼卷上料小車來升降,并且手動調整高度來對準開卷機芯軸,當鋼卷中心與芯軸中心一致后,再手動控制鋼卷上料小車前進,把鋼卷裝入芯軸內。此過程相當考驗操作工的操作手法,并且手動調整高度完全依靠眼觀,稍有誤差就會造成鋼卷與芯軸的碰撞造成鋼卷掉落的生產事故。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將嚴重影響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鋼卷上料小車高度對中裝置及其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人工調整上料小車高度導致不精準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卷上料小車高度對中裝置,包括液壓缸、上極限開關、下極限開關、光電開關和磁尺;其中,所述液壓缸固定在上料小車上,所述磁尺在所述液壓缸內,所述上極限開關固定在所述上料小車的鞍座的上極限位置,所述下極限開關固定在所述上料小車的鞍座的下極限位置,所述光電開關在所述上料小車的一固定支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光電開關在固定支架的高度為:所述上極限位置加上最小鋼卷半徑與所述上極限位置加上最小鋼卷直徑之間。
一種鋼卷上料小車高度對中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01:將鋼卷放到上料小車上,并且所述上料小車處在上料小車的鞍座的上極限位置時,記錄液壓缸內的磁尺測量數值,得到第一磁尺數值,待所述鋼卷在所述上料小車上通過液壓缸進行下降,直到光電開關重新曝光,記錄所述液壓缸內的磁尺測量數值,得到第二磁尺數值,根據所述第一磁尺數值和所述第二磁尺數值,計算得到光電開關重新曝光距離;
步驟102:分別通過測量工具,計算得到光電開關到開卷機的中心距離、鞍座的上極限位置與開卷機中心距離和鞍座的斜面角度;
步驟103:根據所述光電開關重新曝光距離、所述光電開關到開卷機的中心距離、所述鞍座的上極限位置與開卷機中心距離和所述鞍座的斜面角度,通過機械幾何關系運算得出鋼卷直徑;
步驟104:將所述鋼卷直徑與設定的平整線上料閾值進行判斷;
步驟105:若所述鋼卷直徑在所述平整線上料閾值內,根據所述鋼卷直徑、所述光電開關與開卷機的中心距離和所述鞍座的斜面角度,計算得出鞍座下降行程距離;
步驟106:根據所述鞍座下降行程距離,控制所述上料小車繼續下降,待下降距離到達所述鞍座下降行程距離后,將所述鋼卷裝入開卷機的芯軸內,小車高度對中控制結束。
進一步地,所述鋼卷直徑通過以下公式(1)得出:
式(1)中,D為鋼卷直徑,單位為mm;θ為鞍座的斜面角度,單位為度;B為光電開關到開卷機的中心距離,單位為mm,N為鞍座的上極限位置與開卷機中心距離,單位為mm;A為光電開關重新曝光距離,單位為mm。
進一步地,所述鞍座下降行程距離的計算公式如式(2)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80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良型太陽能蜂窩板
- 下一篇:一種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