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排種監測系統的一器多行環槽推送式排種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00301.4 | 申請日: | 2013-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26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曹成茂;王安民;秦寬;孫燕;周敏;李威亞;衛江華;陳黎卿;朱德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7/20 | 分類號: | A01C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230036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排種 監測 系統 一器多行環槽 推送 式排種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排種監測系統的一器多行環槽推送式排種器。
背景技術
我國是農業大國,在大田種植中播種機是非常重要的設備,而排種器是播種機的關鍵部件,排種器的充排種能力是衡量其設計和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其功能、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農作物種植質量、種植成本和后期工作量。老式水平圓盤排種器結構簡單、均勻性好,但不能適應高速作業,普遍存在漏播率大、傷種率高等問題。
集中式排種器簡稱集排器,是指一個排種器件、一個種箱或者一個統一的輸種系統同時進行三行或三行以上的多行播種的裝置。傳統排種器多為“一器單行”型式,導致播種機結構復雜,排種效率低;集中式排種器能進行“一器多行”排種,可成倍提高排種效率,使播種機整體結構更為緊湊,滿足高速、寬幅作業要求。
排種器在排種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漏播、卡種等問題,這些問題一直沒有被很好地重視和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播種機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排種監測系統的一器多行環槽推送式排種器,用以解決老式水平圓盤排種器不能適應高速作業、漏播率大、傷種率高以及目前國內常用排種器不能進行“一器多行”排種等問題。排種器的監測與報警系統用以解決排種器在排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漏播、卡種等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排種監測系統的一器多行環槽推送式排種器,所述排種器包括以下組成部分:種箱、底盤、排種盤、接種盤、傳動總成、清種片、和監測與報警系統。
進一步地,傳動總成由固定盤、套筒、傳動軸、螺栓和滾動軸承構成;監測與報警系統由紅外信號監測器、信號調理模塊、模數轉換模塊、CPU、排種狀態顯示器、報警器等構成。
進一步地,安裝紅外信號監測器時,發射器的發射點和接收器的接收點與排種管內臂平齊;紅外信號發射器發出的紅外光束的廣角為30度。
進一步地,種箱的底部有8個進種口,底盤的底部開有8個排種口,各排種口和進種口都沿圓周均勻分布;進種口和排種口一一對應、相互錯開,每個進種口在與之相鄰的兩個排種口正中間。
進一步地,排種盤的邊緣有一圈的排種槽,排種槽一共80個,每10個排種槽負責一行種子的排播。
進一步地,進種口有4個排種槽長度,排種口有4個排種槽長度。
進一步地,排種盤安裝在底盤內,底盤下方安裝有接種盤,種箱和接種盤通過聯接孔用4對螺栓螺母安裝聯接在一起。
進一步地,種箱的進種口末端安裝有清種片,清種片由彈性橡膠制成。
進一步地,通過更換排種盤,改變種槽的形狀和大小,可以實現對大豆、玉米等大粒農作物種子的精播。
進一步地,當排種器正常排種時,監測排種狀態正常;當出現漏播、卡種情況時,系統控制報警器報警,告知播種人員及時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剖面構造圖;
圖2為排種器種箱的俯視圖;
圖3為排種器排種盤的俯視圖;
圖4為排種器底盤和傳動總成的剖面構造圖;
圖5是排種器的排種原理圖;
圖6是排種器接種盤的三維結構圖;
圖7為紅外信號監測器的安裝位置圖;
圖8為紅外信號監測器結構示意圖;
圖9為排種狀態監測與報警系統框圖;
圖10為排種監測系統的硬件系統結構框圖;
圖11為排種監測系統的硬件模塊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該排種器包括種箱(1)、螺栓螺母(2)、接種盤(3)、底盤(5)、傳動總成(4)、排種盤(6)、清種片(7)等,其剖面構造圖如圖1所示。
圖2是排種器種箱的俯視圖,種箱(1)的底部有8個進種斜槽(12),各個進種斜槽(12)沿圓周均勻分布,進種斜槽(12)的末端都開有進種口(11)。進種斜槽(12)可以使種子有規律地分向進入各個進種口(11),實現種子的分流。
圖3是排種器排種盤的俯視圖,排種盤(6)呈圓形,中間開有軸孔(62)和鍵槽(63),用來聯接傳動軸(43)。排種盤(6)的邊緣有一圈的排種槽(61),排種槽(61)一共80個,排種器一共設計有8行,所以每10個排種槽(61)負責一行種子的排播。該排種盤(6)可以排播水稻、小麥等小粒農作物,通過更換排種盤(6),改變種槽的形狀和大小,還可以實現對大豆、玉米等大粒農作物種子的精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業大學,未經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03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