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盤式條播育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9686.1 | 申請日: | 2013-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833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蕭長亮;解保勝;那永光;趙姝;沈巧梅;趙澤松;孫桂芳;王賀;喬金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C7/00 | 分類號: | A01C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4007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條播 育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盤式條播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針對水稻的盤式條播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機插水稻育秧以盤式育苗方式為主。為了降低機插過程中的漏秧率,育苗用種量往往過度增加,導致水稻秧苗群體密度過大,秧苗素質低,嚴重影響了水稻產量和品質。壯苗具有光合能力強,干物質生產積累多,發根力強,抗逆性強等特點,是水稻高產的基礎。降低播量是培育水稻壯苗的重要手段,然而水稻播量下降后會導致秧苗密度降低,引起水稻機械移栽過程中空穴率增加,需要補苗,結果費時、費力,耽誤農時,生產成本增加,導致水稻生產效益下降。以軟盤為基礎的撒播播種是目前最主要的播種方式,但是在撒播育苗方式下,子粒在盤中分布雜亂無章,秧苗通風透光條件差。而條播方式通風性好,采光合理,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有利于水稻秧苗的生長。條播育苗通過改變傳統撒播的播種方法為有序的條形播種方式,能在保證適用機械插秧,不增加缺穴率的前提下,降低播量,達到健壯秧苗、增加產量、改善品質的目的。?
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環節,在稻作發展過程中,新型的栽培方式不能背離機械化的發展道路。中國水稻類型和種植制度多樣,由于機械化插秧能解決水稻生產季節與品種生育期的問題,抗倒性好,適應性廣,已成為中國現代稻作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播量的降低主要是為了解決培育水稻壯苗問題,條形播種主要是為了解決低播量條件下的機械插秧問題。在條播育苗方式下,播量降低同時稻種都均勻集中分布于每一條之內,條內稻種密度增加提高了機械插秧抓秧效果,降低了空穴率。與撒播相比,條播種子分布比較均勻,秧苗成毯效果好,且秧苗素質好,能夠實現降低播量培育壯苗同時保證適用機械插秧。特別是在南方雜交稻區,保證在現有70g左右播量水平下實現機械插秧,無疑是對推進南方水稻種植機械化起到促進作用。因此有必要開發與條播育苗相配套的播種機械,而插秧機械方面則可通過對現有插秧機進行改裝實現。同時為了實現單位秧盤最大的插秧面積,應在保證條播培育壯苗的同時選擇適宜的播種條數和較小的抓秧距離。?
前人研究多集中于降低播量對秧苗素質及水稻產量和品質影響方面,而對于如何改善水稻苗期生長微環境,讓其更有利于水稻幼苗的生長發育;如何降低播量,節約成本,又不增加缺穴率問題方面報道較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盤式條播育苗方法,本發明在200g設置了3個播種條數,5個播種量,研究了不同播種條數和播種量對水稻秧苗素質的影響;2009年和2010年進一步研究了每盤14條、70g播量條播育苗對水稻生育和產量性狀的影響,并初步探討了條播育苗方式的機械化問題,以期為水稻盤式條播育苗栽培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其具體技術方案為:?
一種盤式條播育苗方法,通過能夠實現條形播種的機器進行播種或采用相應播種條數的框架結構,在擺完秧盤后將框架結構放置于鋪完底土的秧盤之上,通過人工或電動播種機播種,作業前將播種機和軌道在苗床上安裝好,按作業幅寬或苗床長度調節好作業行程,試運行正常既可進行試作業,按將播量調節為所需播量水平,在軌道上用空盤試播,重復三次,當盤播量達到要求時既可在苗床上正式播種作業,選擇適當運行速度,往返一個來回完成一次作業,說播種機同時具有覆土功能,根據上述方法確定覆土厚度,達到要求后即可進行作業,播種條數范圍為13條~15條,播量為每盤芽種70g~75g。?
每穴3株時,選擇機械抓秧距離為12mm,每盤15條、75g左右芽種的播種方式。?
每穴插秧4株,選擇機械抓秧距離為14mm,每盤13條、74.3g左右芽種的播種方式。?
每穴插秧5株,選擇機械抓秧距離為18mm,每盤13條、72.3g左右芽種的播種方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采用條播育苗方式有利于提高水稻秧苗素質和實現機械插秧。條播秧苗移入本田后,水稻群體生物量增加,有效穗數增多,水稻產量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不同處理下的水稻株高動態圖;?
圖2是不同處理下的水稻莖蘗動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材料與方法?
材料與試驗地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未經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96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