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阻式高樓逃生緩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0463.9 | 申請日: | 201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3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索雙富;宋龍朝;魏云峰;司得臻;付聰;李德生;譚世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2B1/06 | 分類號: | A62B1/06;A62B1/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賈玉健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阻式 高樓 逃生 緩降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樓緩降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氣阻式高樓逃生緩降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樓、寫字樓等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帶來了極為嚴峻的安全問題,當高樓發生火災等險情時,僅僅通過逃生通道往往無法盡快逃離,人們只能坐以待斃,從而造成嚴重的傷亡。面對上述問題,近年來人們開發了許多高樓緩降裝置,高樓緩降器具有操作簡單,便于安裝使用的特點,能迅速的將人員救離高樓。但目前的高樓緩降裝置普遍存在依靠摩擦方式耗散能量,不可多次重復使用。對于公共場所,如果逃生人員較多,則存在著多次使用后,緩降裝置安全穩定性得不到保障的問題,導致后續逃生人員無法安全逃生。另外,目前的高樓緩降裝置存在著鋼絲繩直徑與放繩輪的直徑比不符合建筑起重設備的規定的問題,由于放繩輪直徑過小,導致下降繩的彎曲應力過大,為多次重復使用帶來了隱患。為此,我們發明了氣阻式高樓逃生緩降器,其利用氣阻方式進行能量的耗散,同時,也適當加大了放繩輪直徑,以減小鋼絲繩的彎曲應力,從而實現性能穩定的目標。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阻式高樓逃生緩降器,以解決現有高樓緩降裝置利用摩擦耗散能量原理所導致的使用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不適合多次重復使用的缺陷。改變放繩輪直徑與懸掛鋼絲繩直徑比過小的問題。本發明具有性能穩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特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氣阻式高樓逃生緩降器,包括傳動機構、放繩機構以及制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為一行星輪系,包括通過機架軸承7安裝于左機架31與右機架9間的放繩輪3、安裝在放繩輪3內且和其相內嚙合的行星輪21以及安裝在放繩輪3中心且和行星輪21相外嚙合的太陽輪30,行星輪21與行星輪軸20連接,行星輪軸20由行星輪軸承23支撐于左機架31上,太陽輪30與左中心軸27連接,左中心軸27由推力球軸承29支撐于左機架31上;所述放繩機構為放繩輪3;所述制動機構包括多個由氣缸固定環1和右機架9連接的氣缸2、放置在氣缸2內的活塞4以及和活塞4連接的連桿16,所述連桿16安裝在曲軸17上,曲軸17與右曲柄15一端連接,右曲柄15另一端與右中心軸13連接,右中心軸13和左中心軸27分別通過軸承安裝在右機架9和左機架31上。
所述氣缸上開有小孔,開孔的大小根據下降速度進行調整。
所述放繩輪3的輪外有兩個輪槽,槽內分別安裝懸向相反的兩根鋼絲繩32,鋼絲繩32由鋼絲繩卡頭33固定。
所述鋼絲繩32的長度根據具體高度決定,但輪槽內要保留至少兩圈的多余量。以減少固定端鋼絲的受力,防止鋼絲繩被拉脫。
在所述放繩輪3外側對稱安裝多對能夠在機架上轉動的機架軸承7。
本發明氣阻式高樓逃生緩降器通過傳動增速,把人員下降的直線運動轉化為活塞在氣缸內的往復運動,通過壓縮氣體產生阻力力矩,從而實現減速制動目標,此種方案最大的優勢在于發熱小,可重復使用,性能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氣阻式高樓緩降器的外形結構圖。
圖2為氣阻式高樓緩降器的內部剖視圖。
圖3為氣阻式高樓緩降器的C-C向剖視圖。
圖4為氣阻式高樓緩降器的A-A向剖視圖。
圖5為氣阻式高樓緩降器的B-B向剖視圖。
圖6為氣阻式高樓緩降器的總體結構立體圖。
圖7為氣阻式高樓緩降器的總裝側視圖。
圖8為放繩輪側視圖。
圖9為行星輪系布置圖。
圖10為氣缸——連桿布置圖。
圖11為連桿——曲軸布置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一種氣阻式高樓逃生緩降器,包括傳動機構、放繩機構以及制動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046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