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制備及自修復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79929.3 | 申請日: | 2013-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3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榮國;曹振興;劉文博;郝立峰;王琪;矯維成;楊帆;徐忠海;張劍光;赫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81/06 | 分類號: | C08L81/06;C08K7/06;C08K3/04;C08K3/08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韓末洙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界面 修復 性能 碳纖維 納米 粒子 聚醚砜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1.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是按照以下步驟制備的:
一、采用電泳沉積法制備碳纖維/金納米粒子纖維:將質量分數為0.01%-0.1%的金溶膠懸浮液倒入電泳槽中,在0~30V之間調整電壓,當電流達到3mA-7mA時,停止升壓,當電流穩定后,持續通電3min-9min,取出碳纖維,再將碳纖維放入溫度為120℃-200℃的烘箱中,保持15min~45min,制得碳纖維/金納米粒子復合材料;其中,電極間距為1cm-5cm,陽極為碳纖維;
二、將聚醚砜粒料分為等質量的兩部分,將一部分聚醚砜粒料放入模具中,然后將步驟一制得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復合材料平鋪在聚醚砜粒料上,再在碳纖維/金納米粒子復合材料上加入另一部分聚醚砜粒料,再將模具放在平板硫化機上進行壓制成型,制得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的金溶膠懸浮液的質量分數為0.0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電流達到4mA-6mA時,停止升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電極間距為1.5cm~4c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烘箱溫度為150℃~180℃,保持30min。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壓制成型的工藝條件是:成型壓力為10Mpa,溫度為220℃,預熱時間為5min,熱壓時間為10min,保壓時間為10min。
7.如權利要求1制備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自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自修復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將受損后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采用波長為520nm~550nm、光強為5W/cm2~50W/cm2的光源照射1min~5min,完成受損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自修復。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自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照射光源波長為530nm~540n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自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照射光源光強為10W/cm2~40W/cm2。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界面自修復性能的碳纖維/金納米粒子/聚醚砜復合材料的自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照射光源照射2min~3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992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