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魚尾狀扎口線的自動化生產方法及其沖切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76921.1 | 申請日: | 2013-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09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仲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廣慶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F1/38 | 分類號: | B26F1/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2021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魚尾 狀扎口線 自動化 生產 方法 及其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捆扎物品袋口的扎口線的生產方法及其生產設備,特別是一種魚尾狀扎口線的自動化生產方法及其沖切設備。
背景技術
扎口線是一種用于捆扎物品袋口的扁長形層狀線繩,其結構是在金屬絲兩側分別熱復合薄膜層而制得。產品制成后,根據使用所需長度截短后向用戶供貨,使用時,將系在物品袋口上的扎口線兩頭拉緊再纏繞在一起即可,使用極為方便。魚尾狀扎口線是在扎口線兩端的截斷處再沖切出形似魚尾的開叉,外形精美,如附圖1所述。由于扎口線形狀扁平狹長,批量生產沖切魚尾時,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得到的魚尾開叉形狀、尺寸一致,不然會出現魚尾開叉不對稱、產品長度參差不齊等問題,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達到客戶要求。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魚尾狀扎口線的自動化生產方法,保證產品魚尾形狀一致,提高生產效率;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這種生產方法專用的沖切設備。
技術方案:一種魚尾狀扎口線的自動化生產方法,一組并列平行的扎口線在步進電機的帶動下輸送進入沖切設備,然后暫停送料,沖切設備對該一組扎口線整體沖切出一端的魚尾狀開叉,然后由步進電機繼續送料且控制送料長度,再次暫停送料,沖切設備對該一組扎口線整體沖切出另一端的魚尾狀開叉,連續兩次沖切過程截得的即為魚尾狀扎口線。
上述自動化生產方法的沖切設備,包括送料板、蓋板、沖切模具、壓料軸、步進電機,所述壓料板上方并列平行開設有若干道導向凹槽,所述壓料軸位于所述送料板入口,所述蓋板位于所述壓料軸后方并覆蓋一段所述送料板上方,所述沖切模具位于所述蓋板后方,所述步進電機控制所述壓料軸的運轉;所述沖切模具為一組并列平行的菱形沖頭,每個所述菱形沖頭正對對應一道所述導向凹槽的中心線。
所述蓋板下方并列平行設有若干道導向凸槽,所述導向凸槽與所述導向凹槽相匹配,所述蓋板覆蓋在所述送料板上方時,所述導向凸槽與所述導向凹槽之間形成的高度間隙供扎口線輸送。由于扎口線很輕很薄,在導向凹槽中前行時,會產生上跑現象,這樣就更好地限制了扎口線在左、右、上三個方向的跑動,只能精確前進至沖切模具進行沖切。
所述導向凹槽正對所述沖頭的位置設置有彈性頂桿,所述沖頭對扎口線沖切上回后,所述彈性頂桿將菱形廢料頂出,使沖切下來的菱形廢料和產品及時有效分離掉落,不影響后續的沖切。
所述蓋板為透明蓋板,便于觀察扎口線在導向凹槽中的前進情況,一旦發生偏差可及時采取補救或調整措施。
所述沖切模具為冷沖模具,所述沖頭與所述導向凹槽為無間隙配合,以保證沖切后產品與菱形廢料100%長時間可靠分離。
所述導向凹槽至少為60道。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對多達60條扎口線同時同步進行沖切工序,自動化的生產保證了產品的魚尾狀切口形狀對稱、尺寸一致,提高了產品質量。沖切設備結構簡單,有效預防了多條扎口線同時同步輸送、沖切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跑偏、切口形狀不一致、截斷長度參差不齊等問題,為自動化批量生產提供了設備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魚尾狀扎口線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沖切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A斷面圖;
圖4為圖2中B-B斷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一種魚尾狀扎口線的自動化生產方法,使一組并列平行的扎口線在輸送裝置的帶動下輸送進入沖切設備,然后暫停送料,由沖切設備對該一組扎口線整體沖切出一端的魚尾狀開叉,然后由輸送裝置繼續送料且控制送料長度,再次暫停送料,由沖切設備對該一組扎口線整體沖切出另一端的魚尾狀開叉,連續兩次沖切過程截得的即為魚尾狀扎口線。
為了實現上述同步同時對一組扎口線沖切魚尾狀開叉的自動化生產方法,并保證該生產過程可靠、產品質量優異,本發明具體提供了一種沖切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廣慶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廣慶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69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