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減振器復原閥疊加閥片的拆分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74087.2 | 申請日: | 2013-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51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長城;孔艷玲;曹海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9/34 | 分類號: | F16F9/34;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振器 復原 疊加 拆分 設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壓減振器,特別是減振器復原閥疊加閥片的拆分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減振器環形閥片厚度設計所得到的是單片閥片厚度設計值,單獨為了滿足減振器不同阻尼特性、應力強度、生產工藝及生產成本的要求,減振器大都采用疊加閥片,但是由于先前缺乏疊加閥片等效厚度及應力強度解析計算式,對于減振器疊加閥拆分設計,國內、外一直沒有給出精確、可靠的拆分設計方法,大都是利用“經驗+反復試驗”的方法,對減振器疊加閥片通過反復試驗和修改,最終確定某減振器疊加閥片的厚度和片數。因此,該傳統設計方法很難設計得到準確、可靠疊加閥片厚度和片數,難以同時滿足減振器對阻尼特性及疊加閥片應力強度的設計要求。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及行駛速度的不斷提高,對減振器及閥片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減振器及疊加閥片設計迫切需要現代化CAD設計,然而,必須解決并提供一種準確、可靠的減振器疊加閥片拆分設計方法,能準確給出疊加閥片的厚度和片數,滿足減振器對阻尼特性和疊加閥片應力強度的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簡便、準確、可靠的減振器復原閥疊加閥片的拆分設計方法,其計算流程如圖1所示。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提供的減振器復原閥疊加閥片的拆分設計方法,其技術實施方案如下:
(1)?確定減振器最大開閥時的復原閥片所受的最大壓力????????????????????????????????????????????????:
A步驟:確定減振器最大開閥時的活塞縫隙節流壓力和流量:
根據減振器設計所要求的速度特性曲線的復原行程最大開閥速度點及對應要求的減振器復原阻尼力,活塞缸筒內徑,活塞桿直徑,確定減振器在最大開閥時的活塞縫隙節流壓力,即:?
;
根據活塞缸筒內徑,活塞平均間隙,偏心率,油液動力粘度,活塞縫隙長度,及活塞縫隙壓力,確定在最大開閥速度時的活塞縫隙流量,即:
;
B步驟:確定最大開閥時的活塞孔等效長度:
????根據減振器活塞孔的物理長度,活塞孔的角度,活塞孔直徑,個數nh,液壓運動粘度,閥片內圓半徑,閥口半徑,在最大開閥速度時減振器油液流經活塞孔時的突然縮小局部阻力系數,突然擴大局部阻力系數和改變方向局部阻力系數及沿程阻力損失,確定在最大開閥時的活塞孔等效長度,即:
???????????????????????????;
式中,;可根據與的比值查手冊確定;,,;,;
C步驟:確定最大開閥時的活塞孔流量和節流壓力:
根據減振器最大開閥速度和活塞缸筒內徑DH,活塞桿直徑dg,及A步驟中的活塞縫隙流量,確定最大開閥時的活塞孔流量,即:?
;
根據油液動力粘度,活塞孔直徑和個數,活塞孔流量及B步驟中的活塞孔等效長度,確定在最大開閥時的活塞孔節流壓力,即
;
D步驟:確定在最大開閥時復原閥片所受的最大壓力:
根據A步驟中的,及C步驟中的,確定在最大開閥時復原閥片所受的最大壓力為:?
;
(2)減振器單片設計厚度復原閥片的最大應力計算:
根據減振器復原閥片的內圓半徑,外圓半徑,泊松比μ,單片復原閥片的設計厚度h,步驟(1)D步驟中的,計算減振器單片設計厚度復原閥片的最大應力,即:
????????????????????????;
式中,最大應力系數,;,;
,
;
,,,
);,,,;
,,,;
(3)確定復原疊加閥片的最大許用厚度:
根據減振器單片復原閥片設計厚度h,閥片最大許用應力,及步驟(2)中的,對減振器復原疊加閥片最大許用厚度進行設計,即
;
(4)減振器復原疊加閥片的拆分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40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