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甘油乙酰丙酸酯縮酮及其用途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70713.0 | 申請日: | 2006-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6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爾蓋·謝利福諾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塞格提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317/30 | 分類號: | C07D317/30;C07D493/08;C07D493/18;B01F17/32;B01F17/38;B01F17/44;C08G63/664;C08G63/82;C08L27/06;C08L67/04;C08L5/00;C08K5/1565;C08K5/15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顧晉偉;全萬志 |
| 地址: | 美國明***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甘油 乙酰 丙酸 縮酮 及其 用途 | ||
1.一種下式化合物或其鹽:
其中R3是氫;甲基;直鏈、支鏈或環(huán)狀的烷基;或環(huán)狀的烷基;直鏈、支鏈或環(huán)狀的烯基;芳基;芳烷基或烷氧基烷基;和
Y選自
其中R7或R8之一是氫且另一個是C1-C30直鏈烷基;A或B之一是氫且另一個是酯;并且m和n獨立地是0~20的整數,使得m+n=8~21。
2.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3選自C3-C30的直鏈、支鏈或環(huán)狀的烷基;直鏈、支鏈或環(huán)狀的烯基;芳烷基和烷氧基烷基。
3.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7或R8之一是直鏈的C6-C30烷基。
4.權利要求2的化合物,其中R7或R8之一是直鏈的C6-C14烷基。
5.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相對于具有羧基的側鏈的構型,連接至二氧雜戊環(huán)的取代的氧亞甲基部分主要處于順式構型。
6.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相對于具有羧基的側鏈的構型,連接至二氧雜戊環(huán)的取代的氧亞甲基部分主要處于反式構型。
7.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相對于具有羧基的側鏈的構型,連接至二氧雜戊環(huán)的取代的氧亞甲基部分全部處于順式構型。
8.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相對于具有羧基的側鏈的構型,連接至二氧雜戊環(huán)的取代的氧亞甲基部分全部處于反式構型。
9.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3是氫。
10.一種下式的化合物:
11.一種下式的化合物:
12.一種制備下式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
R1是氫或者乙酰丙酸酯部分或γ-戊內酯衍生物的碳原子;
R2是羥基、甘油的氧原子、酯化甘油部分的氧原子、二甘油基部分的氧原子、或丙烯醛部分;和
p是1~100的整數;
所述方法包括:
在存在酸催化劑下,在足以從反應混合物中除去水的條件下,使甘油或下式的化合物:
其中:
R4和R5獨立地選自氫;甲基;直鏈、支鏈或環(huán)狀的烷基;直鏈、支鏈或環(huán)狀的烯基;芳基和芳基烷基;或
甘油與具有1~6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酸所形成的甘油單酯、甘油二酯或甘油三酯;或
甘油和甘油與具有1~6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酸所形成的甘油單酯、甘油二酯或甘油三酯的混合物;或
甘油的單乙酰丙酸酯;
與乙酰丙酸衍生物反應。
1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0的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酯交換催化劑存在下,使下式的化合物反應以形成權利要求10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
R9是氫或羧基部分;
R10是OR11或N(R12)2;
R11和R12獨立地是氫,甲基或者直鏈、支鏈或環(huán)狀的烷基;和
p為整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塞格提斯有限公司,未經塞格提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07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fā)動機控制器
- 下一篇:基于塊狀導頻的低復雜度單載波頻域均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