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半聚氨酯革的水染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8658.0 | 申請日: | 2013-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38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炳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富來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3/08 | 分類號: | D06N3/08;B32B37/26;B32B38/16;B32B27/08;B32B27/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10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氨酯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人造合成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半聚氨酯革的水染方法。
背景技術
半聚氨酯革(半PU革)是PVC革的升級產品,其特點是表層為PU,底層是PVC,既具有PU革良好的手感、外觀、透氣、透濕和表面易處理的特性,又具有PVC革經久耐用、價格低廉的優勢,市場競爭力強,已廣泛用于生產箱包、服裝、鞋類、家具、體育用品等領域,已占人造皮革產量的30~40%。
但半PU革行業也面臨著環境污染的嚴峻挑戰。半PU革生產線上的廢氣污染物主要來自于溶劑型表處劑、面層樹脂、粘膠劑中的有機溶劑的無序排放,這些溶劑有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和甲縮醛等。因此,人造革行業長期面臨著環境治理成本高、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嚴峻的挑戰。
目前,人造革的生產方法中,涂布法(包括直接涂布法和轉移涂層法)是人造革的主要制造方法。在涂布法PVC革的制造過程中,需要溶劑型表處樹脂、溶劑型面層樹脂和溶劑粘接膠、表處樹脂等賦予皮革增光、消光和各種效應功能,這些表處樹脂、面層樹脂和粘合膠以溶劑型的PU或丙烯酸為主,有機溶劑易燃易爆、氣味大、毒性大,既存在安全隱患,又危害工作者身心健康。
另外,目前半PU革產品常出現如下問題:(1)色差的問題,產生的原因與發泡層有關系,如烘箱的溫度過高或是太低,溫度過高造成發泡層太厚,如溫度太低造成發泡層太薄,也是影響到成品的厚度問題,也同時影響到顏色的深淺;(2)起水泡,在生產過程中操作不當就會出現這種情況;(3)出現脫層現象。
因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革制品的生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半PU革制造方法已無法滿足生態環境友好的制革要求,也無法滿足對半PU革產品外觀和性能上的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機溶劑用量少、環境友好且經久耐用的一種半聚氨酯革的水染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半聚氨酯革的水染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聚氨酯面層漿料涂刮在離型紙上,涂層厚度為0.1~0.3mm;再放入烘箱中干燥,先90~100℃烘干30~60秒,再120~140℃烘干30~60秒;
(2)在步驟(1)的聚氨酯面層上涂刮5~10%wt發泡層漿料,涂層厚度為0.1~0.3mm,再放入烘箱中以175~185℃干燥塑化30~60秒;
(3)在步驟(2)發泡層漿料上涂刮粘合層,粘合層厚度為0.05~0.1mm,再放入烘箱中以155~160℃干燥2~10小時;
(4)與離型紙剝離、收卷得到底革,再進行表面處理即得到半聚氨酯革成品。
上述步驟(2)的發泡層漿料為聚氯乙烯發泡層漿料。
為減少環境污染,減少有機溶劑的用量,上述步驟(3)中粘合層使用的膠粘劑為水性膠粘劑聚碳化二亞胺、聚氯丙啶或環氧樹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選用水性膠粘劑,減少了有機溶劑在半PU革制備中的用量,減輕了環境污染;本發明制備的半PU革外觀為純白色,后期不需要涂飾壓花,保持了合成革紋路,染色固定后直接做成品的合成革,產品性能優良,具有較好外觀和柔滑的手感,長期使用不易褪色,適合于制作箱包、服裝、鞋類、家具、體育用品等。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半聚氨酯革的水染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聚氨酯面層漿料涂刮在離型紙上,涂層厚度為0.2mm;再放入烘箱中干燥,先100℃烘干30秒,再130℃烘干30秒;再聚氨酯面層上涂刮5%wt聚氯乙烯發泡層漿料,涂層厚度為0.2mm,再放入烘箱中以180℃干燥塑化30秒;在發泡層漿料上涂刮粘合層,以聚碳化二亞胺為粘合劑,粘臺層厚度為0.08mm,放入烘箱中以155~160℃干燥4小時;與離型紙剝離、收卷得到底革,再按常規工藝壓紋、進行表面處理,表處后經常規揉紋、干燥后即得到半聚氨酯革成品。
該法生產的半PU革外觀為白色,外觀亮麗,手感柔滑,發泡倍率為2.0,軟度適中。
實施例2
一種半聚氨酯革的水染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富來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富來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86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