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空纖維膜單元的封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11452.5 | 申請日: | 2013-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1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亦力;彭文娟;徐航;文劍平;劉遠;何水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63/02 | 分類號: | B01D63/0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4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空 纖維 單元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產品領域,具體的說,本發明涉及一種中空纖維膜單元的封膠方法。
背景技術
柱式膜在生產過程中進水端制作時需將膜絲與管束通過膠進行固定,且通過這個操作還要保證膠能夠將進水端的膜絲中心孔全部堵住,以便于污水過濾時是從膜絲表面滲透進去,而不是直接從膜絲一端直接進入,這樣水能夠完全有效過濾,保證產水水質。目前的管束封膠方法是先將約15g環氧膠倒入管束,待膠溫達到50℃時膜絲分兩次旋轉插入,底部留有3~4mm膠層,因為在插膠過程中膜絲有吸膠的現象,所以在第二次插膠時需要對管束內進行一次補膠,膠量約5g,而且這種方法操作繁瑣,且環氧膠粘度低,固化慢,很難避免由于膜絲吸膠而產生的氣泡現象。
在后期膜元件進行打壓檢測時,漏點的數量主要是反映之前的單元束的質量,而單元束的質量主要由插膠工藝和膠種控制。但現有的二次插膠方法雖然較初期的一次插膠效果較好,但還是無法滿足高質量的要求。因為在插膠后,膠固化前,膜絲會出現吸膠現象,所以會造成管束底部出現大氣泡。而且有時會出現由于插膠時受力不均導致部分膜絲沒有吸膠,所以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泄漏點,影響產品質量。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柱式膜插膠工藝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進的先堵孔再插膠的方法,在滿足產品生產的需要和不增加人工的前提下提出的,此方法不僅可以保證所有膜絲中心孔在插膠前都被堵住,而且在插膠后大氣泡明顯減少,顯著提高了單元束的一次合格率。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中空纖維膜單元的封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切絲,在切絲時,膜絲端部要預留3-4mm,以便進行涂膠;
2)堵孔,采用配比為A:B=70:100的聚氨酯膠涂抹膜絲單元束的預留部分,輕拍單元束,確保膜絲單元內和絲與絲之間都充分的進膠,涂抹完成后再涂膠兩遍,保證膜絲單元束預留部分的外部有2-3mm的膠層;其中配比中A為異氰酸酯,B為羥基化合物;
3)靜置50-90min,直至聚氨酯膠表干;
4)在膜絲單元束端部套上硅膠管,硅膠管底部距離膜絲端部3-4mm,硅膠管外徑略大于管束內徑;
5)插膠,在管束內倒入溫度已經達到40℃的環氧膠,然后再進行插膠,插膠時要緩慢進行,插膠后膜絲束底部有4-5mm的膠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具體如下:
1、減少了中空纖維膜單元束封膠后爬膠高,管束內出現大氣泡的現象;
2、避免了中空纖維膜由于端頭沒堵住而出現的管束泄露的現象;
3、提高了膜元件的一次合格率,保證了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其中:
圖1是本發明中空纖維膜絲封膠方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步驟為:
1)切絲,在切絲時,膜絲端部要預留3-4mm,以便進行涂膠;
2)堵孔,采用配比為A:B=70:100的聚氨酯膠涂抹膜絲單元束1的預留部分2,輕拍膜絲單元束1,確保膜絲單元束內和絲與絲之間都充分的進膠,涂抹完成后再涂膠兩遍,保證膜絲單元束1的預留部分2的外部有2-3mm的膠層3;其中配比中A為異氰酸酯,B為羥基化合物;
3)靜置50-90min,直至聚氨酯膠表干;
4)在膜絲束1端部套上硅膠管4,硅膠管4底部距離膜絲端部3-4mm,硅膠管4外徑略大于管束5內徑;
5)插膠,在管束5內倒入10g溫度已經達到40℃的環氧膠,然后再進行插膠,插膠時要緩慢進行,插膠后膜絲束1底部有4-5mm的膠層6。
如上所述,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發明的發明點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變形,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樣的變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14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直流焊機
- 下一篇:具有高AC擊穿強度的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