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塑料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732079.3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63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向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3/02 | 分類號: | B60R13/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霽晨;王忠忠 |
| 地址: | 2012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塑料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塑料件結構技術,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抗沖擊的汽車塑料件。?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領域立柱防止氣囊沖擊破碎通常采用以下二種方案:(一)是采用高抗沖擊原材料,但該方案成本較高,而且很多原材料低溫抗沖擊性能都無法抵抗氣囊在-30攝氏度環境的沖擊而破碎。汽車塑料件常用的PP-EPDM-T20很難通過低溫沖擊試驗,往往在低溫沖擊過程中破碎,可能導致碎片飛射傷害乘客;(二)是在碰撞區域增加緩沖吸能塊或設計吸能支架,圖3是表示該現有的汽車塑料件抗沖擊的方案,如圖3所示,在汽車塑料件20的碰撞區域設置緩沖塊30,但該方案受到空間布置的限制,往往在零件背后會沒有布置空間,因此無法實現。????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且不占用汽車內部空間的抗沖擊汽車塑料件。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種能夠解決汽車立柱在氣囊展開過程中不被氣囊擊碎、提高乘員安全性的汽車立柱。?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車塑料件主件;
吸附固定設置在所述汽車塑料件主件內側的加強件。
優選地,所述加強件設置在所述汽車主件內側的至少一部分上。?
優選地,所述加強件設置在所述汽車主件內側的受沖擊區域上。?
優選地,所述加強件設置在所述汽車主件內側的受沖擊區域的局部區域上。?
優選地,所述加強件為布料構成的加強件。?
優選地,所述加強件為針織面料構成的加強件。?
優選地,所述加強件為膠帶。?
優選地,所述加強件通過注塑工藝注塑在所述汽車塑料件主件的內側。?
優選地,所述加強件通過粘結劑粘結于所述汽車塑料件主件的內側。?
優選地,所述汽車塑料件是汽車立柱。?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能夠利用加強件提高汽車塑料件的抗沖擊強度,另一方面,利用吸附設置汽車塑料主件內側并且由布料或者針織面料構成的加強件,也能夠有效防止汽車塑料件撞碎時碎片的飛射。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其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用料少、質量輕,而且不占用汽車內部空間。?
附圖說明
圖1A表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的A-A向視圖,圖1B表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的A-A向視圖中的F部分的放大圖。?
圖3是表示現有的汽車塑料件的抗沖擊方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介紹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個實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確認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或決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護的范圍。?
圖1B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的整體示意圖。圖1A、圖1B中表示的汽車塑料件是汽車立柱。本實用新型可以適用于汽車立柱,但是本適用新型不僅僅適用于汽車立柱,而是能夠適用于汽車的任意部分的塑料件。?
圖1A是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的A-A向視圖。在該A-A向視圖中,用虛線示意性地表示出了汽車塑料件中的某區域F。該區域F表示汽車塑料件的局部區域,例如該區域F可以表示受到沖擊的區域,例如當該汽車塑料件是汽車立柱時,該區域F可以是指氣囊彈出時氣囊沖擊立柱的區域。?
圖2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的A-A向視圖中的區域F的放大圖。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塑料件包括:汽車塑料件主件1;以及吸附固定設置在該汽車塑料1主件內側的加強件2。?
該加強件2由具有一定強度的面料構成,例如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強度布料,例如針織面料。由于針織面料其是通過線圈編織而成的,因線圈是紗線在空間彎曲而成,而每個線圈均由一根紗線組成,當針織面料受外來張力,如縱向拉伸時,線圈的彎曲發生變化,而線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時線圈的寬度卻減少,如張力是橫向拉伸,情況則相反,線圈的高度和寬度在不同張力條件下,明顯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因此針織面料的延伸性大。當針織面料構成的構成加強件2被吸附固定在汽車塑料主體1的內側時,當汽車塑料主體1受到沖擊時,利用針織面料的良好的延伸性,能夠提高汽車塑料主體1的受沖擊的能力,并且即便是汽車塑料主件1碎裂的情況下,利用加強件2也能夠防止汽車塑料主件1的碎片飛射出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7320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