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漏氣的造氣爐爐底水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49145.0 | 申請日: | 201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654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東升;王宏元;付永清;方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J3/72 | 分類號: | C10J3/7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7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漏氣 造氣爐爐 底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生產領域,尤其涉及造氣半水煤氣生產工藝中防漏氣的造氣爐爐底水封裝置。
背景技術
在半水煤氣的生產工藝中,造氣爐是核心設備,其中爐底水封桶主要用于排除爐底積水、積渣,保護爐底灰盤、大齒圈等運轉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每1-2小時進行排渣,將水封桶內積渣排除,防止堵塞引起爐底積水,但是在排渣操作過程中經常性出現煤氣泄漏,威脅正常生產,甚至出現安全事故,而且由于磨損嚴重,中心管彎頭處容易出現漏氣現象,不能連續穩定運行。原有水封裝置見圖1。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不漏氣,磨損腐蝕小,可以持續運行的造氣爐爐底水封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漏氣的造氣爐爐底水封裝置,包括第一水封桶,第一水封桶的下端設有第一排渣管,第一水封桶的上端設有進料管,第一排渣管上設有第一閥門,第一水封桶的頂部通過連接管連接到第二水封桶的頂部,第二水封桶的上端設有溢流管,下端設有第二排渣管及其上的第二閥門。
所述進料管傾斜向下插入第一水封桶中。
造氣爐爐底積渣通過爐底走水,將渣從爐底通過進料管帶入第一水封桶內,進料時從從第一水封桶側面進入;在第一水封桶內渣質沉淀,同時設置與第一水封桶連接的第二水封桶,使得第一水封桶的水可以流入第二水封桶,再通過第二水封桶上端的溢流管排出。
本實用新型改變爐底渣料進入位置,減少帶有積渣的水對進料管和第一水封桶的磨損腐蝕,延長使用壽命,另外,增加一個水封桶,兩個水封桶輪流排污,確保煤氣始終封住,不出現漏氣,使生產能連續穩定運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中傳統封水裝置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第一水封桶1,第一水封桶1的下端設有第一排渣管2,第一水封桶1的上端設有進料管3,第一排渣管2上設有第一閥門4,第一水封桶1的頂部通過連接管5連接到第二水封桶6的頂部,第二水封桶6的上端設有溢流管7,下端設有第二排渣管8及其上的第二閥門9。
所述進料管3傾斜向下插入第一水封桶1中。
使用時,通過加水將造氣爐爐底積渣引入進料管3,進而進入第一水封桶1,渣質在第一水封桶1內沉淀,當第一水封桶1內的水達到一定量時,可以通過連接管5進入第二水封桶6中,通過溢流管7排水,在操作過程中,每兩個小時開水封桶1的排污閥,將其中沉渣排除,防止堵塞,水封桶2每六個小時排污一次。兩個水封桶不同時排污,從而始終有一個水封桶能夠起到水封作用,確保不漏氣,保證造氣爐安全穩定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491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式金屬波紋管補償器
- 下一篇:礦井混凝土石墻遙控成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