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制造復合式車用駕駛室懸置單元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32001.4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444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明亮;丁渭平;陳亮;吳昱東;丁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33/10 | 分類號: | B62D33/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專利事務所 51208 | 代理人: | 林毓安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造 復合 式車用 駕駛室 懸置 單元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車用駕駛室懸置的制造技術。
背景技術
駕駛室懸置是指置于車架之上,由彈性阻尼元件構成的隔振單元,用于連接駕駛室和車架的振動控制系統。駕駛室懸置主要起支撐、隔振和限位等作用,對駕駛室內乘坐舒適性有直接的影響。例如,章志華等人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橡膠懸置的制造方法(201110342792.7)”以及彼得·D·豪沃思等人的實用新型專利“制造隔振懸置的方法(200910224401.4)”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種制造復合式車用駕駛室懸置單元的裝置,它能有效地解決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固、液、氣三相復合材料同時置于車用駕駛室懸置單元內,使懸置結構具有較強的整體性,便于布置、安裝。通過該方法使懸置制造達到高效、經濟的效果;通過該裝置制造出一種全新的車用駕駛室懸置單元結構型式,以化解傳統懸置單元高、低頻帶隔振能力難以兼顧的矛盾,能夠實現對共振峰值的選擇性抑制。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其技術目的:
本實用新型制造出的懸置單元主要分為四大部分:懸置單元彈性主體、懸置連接板、充液型腔以及附加質量系統。其中,懸置單元彈性主體包括彈性基體、氣穴(周期布置在彈性基體上的凹槽)、阻尼粉末;懸置連接板分為上、下兩部分,分別由金屬連接板與連接螺栓構成;附加質量系統包括彈性基體(無凹槽)與附加質量塊(一般為金屬)。由于該懸置單元引入了氣/液/固三相復合材料,在制造該懸置的過程中,涉及到基體材料中氣穴的形成、氣穴壓力控制、充液型腔的形成、充液型腔中液壓油的注入、質量塊與基體材料的連接等方法。以上過程都需要有效而經濟的手段進行制造,最終形成隔振性能優良,經濟上可行且耐用的氣/液/固三相復合式車用駕駛室懸置單元。
一種制造復合式車用駕駛室懸置單元的裝置,包括一個密封的容器,容器底部設有固定臺,臺面中心設有與下連接板上的連接螺栓相配合的孔,容器側下方設有帶有調節閥的充氣管接口,容器密封蓋的側壁設有觀察窗,蓋內頂部設有夾具和夾具執行機構。
所述的密封的容器的最大承受壓力不小于10MPa。
為提高生產效率,密閉容器內可同時進行多組懸置單元的疊加。為使懸置減振器特性充分發揮,每一層彈性基體內氣穴充氣壓力可以不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它將固、液、氣三相復合材料同時置于車用駕駛室懸置單元內,使懸置結構具有較強的整體性,便于布置、安裝。化解了傳統懸置單元高、低頻帶隔振能力難以兼顧的矛盾,能夠實現對共振峰值的選擇性抑制。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用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用新型實施例制造出的懸置單元正視剖視圖。
圖2為實用新型制造出的懸置單元的A-A剖視圖。
圖3為實用新型制造出的彈性基體(兩層)的側視示意圖。
圖4為實用新型制造出的彈性基體的俯視示意圖。
圖5為實用新型實施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圖1-4示出,本例制造出的懸置單元中,若干層疊加的橡膠彈性基體4(有凹槽)及其形成的氣穴10構成了懸置結構彈性主體,每一層分別由模壓成型的帶周期布置氣穴10,氣穴10深度為彈性基體4高度的五分之一。
圖5示出,本實施例的制造復合式車用駕駛室懸置單元的裝置,包括一個密封的容器,容器15底部設有固定臺14,臺面中心設有與下連接板2上的連接螺栓1相配合的孔,容器15側下方設有帶有調節閥12的充氣管接口13,容器密封蓋16的側壁設有觀察窗17,蓋內頂部設有夾具18和夾具執行機構19。
本例的密封的容器的最大承受壓力不小于10MPa。
使用本例的裝置制造懸置單元的過程如下:
選用45號鋼材,通過車、磨等工藝在下連接板(與車架相連)2上加工出連接螺栓1(與車架相連),在上連接板(與駕駛室相連)9上加工出連接螺栓8(與駕駛室相連),進行以下操作:
①將彈性基體3分別與下連接板2和上連接板9硫化在一起構成組合體;
②模壓加工橡膠彈性基體5(無凹槽,中心開有呈放射通孔),并與質量塊7硫化形成懸置附加質量系統;
③模壓成型形成帶周期布置氣穴10的彈性基體4,氣穴10深度為彈性基體4高度的五分之一;
④打開密閉容器蓋16,將加工好的下連接板2上的連接螺栓1固定在密閉容器15中的固定臺14中心的孔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320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摩托車尾燈組件
- 下一篇:具有可調節空間功能的運輸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