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野外用風力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91738.6 | 申請日: | 2012-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05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朱忠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金色啄木鳥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9/02 | 分類號: | F03D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野外 風力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風力發電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便攜式野外用風力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其蘊量巨大,全球的風能約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為2×107MW,比地球上可開發利用的水能總量還要大10倍,風很早就被人們利用,主要是通過風車來抽水、磨面等,而現在,人們感興趣的是如何利用風來發電,有人估計過,地球上可用來發電的風力資源約有100億千瓦,幾乎是現在全世界水力發電量的10倍,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燒煤所獲得的能量,只有風力在一年內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國內外都很重視利用風力來發電,開發新能源,把風的動能轉變成機械動能,再把機械能轉化為電力動能,這就是風力發電,風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依據目前的風車技術,大約是每秒三米的微風速度,便可以開始發電,風力發電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熱潮,因為風力發電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會產生輻射或空氣污染,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多見,市場上也出現過一些隨身攜帶的便用的發電裝置,但是目前市場是最常見到的是太陽能發電裝置,很少有風能發電的便攜裝置,但是太陽能發電裝置受到天氣的影響比較大,而且在夜間,太陽能發電裝置幾乎無法工作,限制比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便攜式野外用風力發電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便攜式野外用風力發電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攜帶,方便在外出時間使用,而且適用范圍較廣,即使在夜間也能正常使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便攜式野外用風力發電裝置,包括風電裝置、支撐桿、夾持裝置、導線、充電控制器和蓄電池,所述的夾持裝置上固定有支撐桿,所述的支撐桿上安裝有風電裝置,所述的風電裝置通過導線與充電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的充電控制器通過導線與蓄電池電連接。
所述的蓄電池采用高容量鉛蓄電池。
所述的支撐桿采用高硬度絕緣工程塑料制備。
所述的蓄電池上設置有電力輸出接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野外用風力發電裝置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所述的夾持裝置上固定有支撐桿,所述的支撐桿上安裝有風電裝置,所述的風電裝置通過導線與充電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的充電控制器(5)通過導線(4)與蓄電池(6)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攜帶,方便在外出時間使用,而且適用范圍較廣,即使在夜間也能正常使用,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風電裝置,2、支撐桿,3、夾持裝置,4、導線,5、充電控制器,6、蓄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便攜式野外用風力發電裝置,包括風電裝置1、支撐桿2、夾持裝置3、導線4、充電控制器5和蓄電池6,所述的夾持裝置3上固定有支撐桿2,所述的支撐桿2上安裝有風電裝置1,所述的風電裝置1通過導線4與充電控制器5電連接,所述的充電控制器5通過導線4與蓄電池6電連接。
所述的蓄電池6采用高容量鉛蓄電池6。
所述的支撐桿2采用高硬度絕緣工程塑料制備。
所述的蓄電池6上設置有電力輸出接口。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便攜式野外用風力發電裝置通過在所述的夾持裝置3上固定有支撐桿2,所述的支撐桿2上安裝有風電裝置1,所述的風電裝置1通過導線4與充電控制器5電連接,所述的充電控制器5通過導線4與蓄電池6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攜帶,方便在外出時間使用,而且適用范圍較廣,即使在夜間也能正常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金色啄木鳥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金色啄木鳥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917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