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循環式洗清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79250.1 | 申請日: | 2012-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215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羅同敏;王欽朝;王俊濤;鄭小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越華暉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3/02 | 分類號: | B08B3/02;B08B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111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洗清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CD顯示屏的制造領域,尤其涉及用于LCD產品清洗工序中的循環式洗清裝置。?
背景技術
在LCD生產過程中,需對LCD產品表面的玻璃板進行除污清洗。在玻璃板清洗時,常規的處理裝置包括:筒體,筒體內截裝有隔板,隔板上側為噴室,下側為液室,噴室用于放置待清洗的玻璃板,液室用于回收清洗過程中產生的溶液,及向所述噴室內噴射藥液的噴管,且噴管與所述液室通過液泵和導管相互連通。由于噴管的藥液噴在玻璃板會上產生大量的泡沫,泡沫隨著導管回流至噴管,再經噴管噴出,如此將隨著藥液的多次循環,將導致噴室內的泡沫越來越多,甚至造成泡沫溢出筒體的外部,流至生產車間的地板上。泡沫經自然風干后形成粉塵,由于藥液通常是采用堿性物質調配而成,其粉塵會降低生產車間的空氣質量。同時,由于粉塵的外泄,還導致藥液消耗過快,清洗過程中需不斷的補充藥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循環式洗清裝置,其能夠在清洗過程中清除氣泡,減少生產車間的環境污染,同時可提高對藥液的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循環式洗清裝置是這樣實現的:循環式洗清裝置,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內設有截裝所述筒體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側為噴室,下側為液室,所述隔板開設有連通所述噴室與所述液室的開口,于所述噴室上方設有可向所述噴室內噴射藥液的噴管,所述噴管通過液泵和導管與所述液室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內還設有位于所述隔板上側的集液板,所述集液板上設有若干集液小孔和集液口,所述集液口位于所述開口的上方,所述集液口的下側連接消泡筒室,所述消泡筒室內截裝有一設若干集液小孔的集液小板,所述消泡筒室的下側連接出液室,所述出液室的側壁具有若干出液口。?
具體地,所述集液板呈漏斗狀。?
具體地,所述集液板、消泡筒室的上部及集液小板形成凹陷結構,所述集液小板位于該凹陷結構的底端。?
具體地,所述噴管設于所述噴室的正上方。?
具體地,所述開口位于所述隔板的正中央。?
具體地,所述筒體的橫截面為圓形。?
具體地,所述消泡筒室與所述出液室形成靴狀結構,且所述液泵設于靴狀結構靴尖附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供循環式洗清裝置整個過程實現了氣液分離,無藥液溢出的現象,且藥液可在整個循環式洗清裝置內多次循環使用,利用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照圖1,循環式洗清裝置包括筒體1,所述筒體1內設有截裝所述筒體的隔板2,所述隔板2上側為噴室11,下側為液室12,所述隔板2開設有連通所述噴室11與所述液室12的開口21,于所述噴室上方設有可向所述噴室11?內噴射藥液的噴管3,所述噴管3通過液泵和導管(液泵和導管圖沒有標示)與所述液室12連通,所述筒體1內設有截裝于所述筒體1內并位于所述隔板2上側的集液板4,所述集液板4設有若干集液小孔和開設有集液口41,所述集液口41位于所述開口21的正上方,所述集液口21的下側連接消泡筒室5,所述消泡筒室5內截裝有一設若干集液小孔的集液小板6,所述消泡筒室5的下側連接出液室7,所述出液室7的側壁具有若干出液口8。其中,所述噴管3設于所述噴室12的正上方;所述開口21位于所述隔板2的正中央;所述筒體1的橫截面為圓形。?
上述技術方案的循環式洗清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使用前先檢測液室12內的藥液,若藥液太少則應進行補充。檢測完畢后向所述噴室11內放置待清洗的玻璃板9,接著開啟所述液泵,使所述噴管3進入工作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越華暉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越華暉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92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