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太陽能與壓電發(fā)電互補充電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565121.7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861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康龍云;林玉健;姜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9/00;H02J7/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壓電 發(fā)電 互補 充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充電技術,具體的說涉及用于為低壓小功率電器充電的太陽能與壓電發(fā)電互補充電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小功率充電器可分為固定充電和移動充電兩種,固定充電的優(yōu)點是安全穩(wěn)定,對電池傷害小,但只能固定于帶插座處充電,降低了它的實用性。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移動充電應運而生,現有的移動充電主要有太陽能充電,手動充電,車載充電等。太陽能充電電壓穩(wěn)定,充電電流小,有利于延長電池壽命,但充電緩慢,而且受環(huán)境影響比較大,在沒有太陽光時無法充電。手動充電的優(yōu)點是充電快速,受環(huán)境影響小,但由于手動充電電流不穩(wěn)定,對電池傷害較大,影響電池壽命,所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車載充電則屬于間接充電,先逆變后,再由固充對電器充電,其使用同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背景,本實用新型將太陽能充電和手動壓電充電的優(yōu)點結合提供太陽能與壓電發(fā)電互補充電器,使得充電器可以在白天緩慢充電,需要時太陽能手動混合充電,夜間手動單獨充電。另外,手動充電采用新型均流控制模式,改善手動充電性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太陽能與壓電發(fā)電互補充電器,包括太陽能光板、壓電發(fā)電裝置、開關穩(wěn)壓電源電路和指示燈電路,太陽能光板的輸出端與壓電發(fā)電裝置的輸出端同時接到開關穩(wěn)壓電源電路的輸入端,開關穩(wěn)壓電源電路輸出端接電池的正極。
進一步的,壓電發(fā)電裝置包括由壓電元件、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三二極管組成的橋式電路,第一二極管的陰極與第二二極管的陽極連接,第三二極管的陽極與第四二極管的陰極連接,第一二極管的陽極與第四二極管的陰極連接,第二二極管的陽極與第三二極管的陰極連接;壓電元件的電壓輸出端一端與第一二極管的陽極和第四二極管的陰極的連接點連接,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的陽極和第三二極管的陰極的連接點連接。
進一步的,壓電發(fā)電裝置由一個手壓手柄控制,通過手壓手柄控制壓電發(fā)電裝置里的壓電元件受壓產生電壓。
進一步的,開關穩(wěn)壓電源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五二極管、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第一三極管、第一電感和穩(wěn)壓集成器W7805,第一電阻的一端與第一三極管的射極和第一電容正極相連構成開關穩(wěn)壓電路的輸入端,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一三極管的基極和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的陰極相連,第二電阻的一端與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五二極管的陰極和第一電感的一端相連,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三電阻的一端、第二電容的一端和集成穩(wěn)壓器W7805的公共端相連,第三電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電容另一端接地,第二電容的另一端與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的陽極和集成穩(wěn)壓器W7805的輸入端相連,第三電容的一端與集成穩(wěn)壓器W7805的輸出端和第一電感的另一端相連構成開關穩(wěn)壓電源電路的輸出端并引出輸出端A,第三電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五二極管的陽極接地。
進一步的,指示燈電路包括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九電阻、第十電阻、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二極管、發(fā)光二極管管和集成運算放大器LM358,第四電阻一端與地連接,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與電池負極與集成運算放大器LM358的IN1(-)腳相連,第五電阻的一端與開關穩(wěn)壓電源電路的輸出端A連接,第五電阻的另一端與集成運算放大器LM358的IN1(+)腳連接,第六電阻的一端與集成運算放大器LM358的IN2(-)腳與第六二極管的陰極和第五電容的一端相連,第六電阻的另一端與集成運算放大器LM358的OUT2腳與第七電阻的一端和第八電阻的一端相連,第七電阻的另一端與發(fā)光二極管的陰極連接,第八電阻的另一端與集成運算放大器LM358的IN2(+)腳和第九電阻的一端及第十電阻的一端與第四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九電阻的另一端與開關穩(wěn)壓電源電路的輸出端A連接,第十電阻的另一端與地連接,第四電容的另一端與地連接,第五電容的另一端與地連接,第六二極管的陽極與集成運算放大器LM358的OUT1腳連接,發(fā)光二極管的陽極與穩(wěn)壓電源電路的輸出端A連接,集成運算放大器LM358的GND腳與地連接,集成運算放大器LM358的Vcc腳與開關穩(wěn)壓電源電路的輸出端A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和技術效果: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不需要輸入電源,能利用太陽能和人體的機械能的做功發(fā)電,手動充電采用新型均流控制模式,改善手動充電性能。此電路實現了大電流充電。本實用新型將太陽能發(fā)電和壓電發(fā)電結合起來實現互補充電,陽光充足時利用太陽能發(fā)電給電池緩慢平穩(wěn)充電,急需時無論在任何環(huán)境場合可以手動壓電發(fā)電給電池快速充電。本實用新型電路比較簡單,電子元器件較少,產品體積小,成本低,且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優(yōu)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651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