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下擺臂后襯套限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14400.0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630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萍;余見山;楊安志;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7/04 | 分類號: | B60G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下擺 襯套 限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下擺臂后襯套限位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汽車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通過結構設計的不斷優化,來提高整車產品的NVH性能,就顯得尤其重要。
對于一些經濟型轎車,下擺臂后安裝點是通過連接螺栓,與前副車架及車身連接在一起的,這樣在整車裝配時連接螺栓要連續穿過副車架、下擺臂及車身上的多個孔位,極易出現孔位對不齊,裝配困難的現象。為了避免此現象,通常下擺臂后襯套內套管直徑設計時比連接螺栓規格大很多;其次,為了保證前副車架與下擺臂在分裝線上的裝配效率,前副車架上下擺臂后安裝點上下兩安裝面之間的間距,設計時也比下擺臂后襯套內套管高度大。
由于下擺臂后襯套內套管直徑設計時比連接螺栓規格大,車輛在緊急制動或者急加速時,就會產生螺栓撞擊下擺臂后襯套內套管內壁的金屬撞擊聲。其次,在整車行駛過程中,遇到不平路面車輪上下跳時,下擺臂后襯套內套管與前副車架上下兩安裝面間就會產生金屬干磨的異響聲,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整車的NVH性能,對于乘坐舒適性是不利的。
中國專利文獻(公告日:2010年9月22日,公告號:CN201587297U)公開了一種汽車前懸架下擺臂與副車架之間的連接裝置,屬于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本汽車前懸架下擺臂與副車架之間的連接裝置,下擺臂上具有一個呈圓筒狀的連接部,在前懸架下擺臂與副車架之間設有連接件,連接件穿過上述的連接部,在連接件上套有一個圓筒狀的橡膠襯套,該橡膠襯套處于上述的連接部內,連接件的兩端分別通過固定件固定于副車架上。本實用新型具有不受橡膠襯套的沖擊和扭轉作用的影響、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優點。
上述技術方案解決的是現有的前懸架的下擺臂與副車架之間的連接裝置受到沖擊和扭轉,容易使連接螺栓松動或脫落的問題。而對于下擺臂內套管的相對運動,產生一些異響,影響整車的NVH性能等問題并未加以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下擺臂內套管相對運動產生異響,影響整車的NVH性能等問題而提供一種限制下擺臂內套管的相對運動,從而避免異響的產生,提高整車的NVH性能的下擺臂后襯套限位結構。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下擺臂后襯套限位結構,包括套設在連接前副車架總成上板和前副車架總成下板的螺栓上的下擺臂后襯套,所述的下擺臂后襯套內部設有內套管,所述的內套管的兩端分別延伸出下擺臂后襯套的外部,所述的前副車架總成上板和前副車架總成下板與內套管的兩端相對應的內側板面上分別設有限位裝置,所述的限位裝置上設有限位開口,所述的內套管的兩端分別插設在限位開口內。該限位結構通過在前副車架總成上板和前副車架總成下板內側分別設置一限位裝置,并在限位裝置上設置限位開口,通過限位開口分別來限制下擺臂后襯套的相對運動,從而避免一些異響的產生,達到提高整車的NVH性能的目的。該限位結構在保證不影響生產裝配效率的前提下,通過在設置限位裝置限制下擺臂后襯套的相對運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
作為優選,所述的限位裝置呈U形結構,所述的限位開口的開口方向朝向汽車車頭方向設置,所述的限位開口的寬度大于內套管的外徑。限位裝置設置為U形結構,且限位開口的開口方向朝向車頭方向(整車X坐標方向),是為了確保車輛行駛過程中對下擺臂后襯套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異響的產生。限位開口的寬度大于內套管的外徑,是為了安裝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的限位開口的開口底部呈弧形結構,所述的限位開口的弧形中心與設置在內套管內部連接前副車架總成上板和前副車架總成下板的螺栓同軸設置。限位開口的弧形中心與螺栓同軸設置是為了確保在下擺臂后襯套相對運動過程中上下端限位的一致性,保證在限位過程中不會產生異響,從而起到提高整車的NVH性能的目的。
作為優選,所述的限位裝置與前副車架總成上板和前副車架總成下板通過焊接固定。通過焊接固定操作方便,固定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限位結構在保證不影響生產裝配效率的前提下,通過在前副車架總成上下板內側分別設置限位裝置,來限制下擺臂后襯套的相對運動,從而避免一些異響的產生,達到提高整車的NVH性能的目的;并且該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下擺臂后襯套限位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下擺臂后襯套限位結構中限位裝置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下擺臂后襯套限位結構的一種應用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144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橋限位系統
- 下一篇:汽車前拖鉤支座及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