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家庭微電網供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92042.8 | 申請日: | 2012-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410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春江 |
| 主分類號: | H02N6/00 | 分類號: | H02N6/00;H02J3/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徐***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家庭 電網 供電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能源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家庭微電網供電系統。
背景技術
不管人類采取多么先進的節能技術,礦物能源仍舊會不斷消耗,人類正面臨著資源枯竭和環境惡化的雙重壓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增加能源持續供給能力、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逐步恢復自然環境的重要措施,對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些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得到大力發展。向太陽能包括其衍生的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索取電力是人類對電力需求的最終歸宿。可再生能源發電會成為將來電力來源的一個重要部分,其優點已眾所周知。
然而,可再生能源發電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由季節、時段、環境瞬間突變造成發電、供電的間歇和不穩定,其對電網的影響不言而喻。尤其是將來以分布式電源形式存在的諸如家庭光伏發電、住宅小區光伏發電、企事業辦公大樓光伏發電、企業廠房(包括加油站頂棚等)光伏發電的大面積普及推廣后,其對大電網的影響度也勢必上升。
為了解決可再生能源電力與大電網之間的矛盾,人們提出了微電網(Micro-Grid)的想法,認為微電網技術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比較合適的手段。事實上微電網還可以成為智能大電網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在智能大電網終端用戶側的穩定運行中扮演重要角色。微電網是一種獨立性很強的分布式電源網絡,其自成系統,獨立于大電網或間歇與大電網連接,不需要長距離輸電線(電纜)和架鐵塔等大型設備,投資較小,解決了遠距離運輸大型設備的成本問題。由于微電網能夠自我調衡,它能把可再生能源發電對大電網的擾動減少到最低程度,還能改善小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家庭光伏發電系統等)從發電、用電到蓄電的效率。它還是解決無法實施大型火力或核能發電的小國、島國、窮困地區日常用電的較好方案。
然而,現有技術中還沒有一種技術較為成熟的家庭微電網供電系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家庭微電網供電系統。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家庭微電網供電系統,包括光伏發電系統、蓄電池儲能調衡系統、燃料電池、并網開關、交流開關箱和用于控制整個系統的家庭能源管理終端,所述光伏發電系統包括安裝于屋頂上表面的太陽電池陣列和與這些太陽電池通過電纜連接的并網逆變器,所述并網逆變器通過電纜與交流開關箱連接,所述蓄電池儲能調衡系統包括與所述太陽電池陣列輸出電壓相匹配的蓄電池組以及與蓄電池組通過電纜電連接的充放電控制器,該充放電控制器通過電纜接入太陽電池陣列與并網逆變器之間,所述燃料電池包括燃料電池本體和用于回收燃料電池本體的余熱的熱水系統,所述燃料電池本體通過電纜與所述并網開關連接,所述并網開關通過電纜與所述交流開關箱連接,所述光伏發電系統、所述蓄電池儲能調衡系統、所述燃料電池、所述并網開關、所述交流開關箱均與所述家庭能源管理終端電連接。
所述交流開關箱通過電纜連接有用于消耗光伏發電系統多余電量的小負載電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較為合理,它將可再生能源發電對大電網的擾動減少到最低程度,使國家電網部門安心,消除社會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偏見和阻撓,有利于推廣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對節能、節資源、環保都有好處。本實用新型還能改善小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從發電、用電到蓄電的效率,并可解決無法實施大型火力或核能發電的小國、島國、窮困地區的日常用電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連接圖。
在圖2中:1-太陽電池陣列;2-并網逆變器;3-蓄電池組;4-充放電控制器;5-交流開關箱;6-并網開關;7-燃料電池本體;8-熱水系統;9-水泵;10-國家電網;11-電表;12-負載電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春江,未經趙春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9204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