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超重貨車過橋設施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4925.X | 申請日: | 2012-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49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科 |
| 主分類號: | E01F13/04 | 分類號: | E01F13/04;E0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重 貨車 過橋 設施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設施,具體是涉及一種防超重貨車過橋設施。
背景技術??我國已發生多次公路大橋坍塌事件,雖然有工程質量存在缺陷等各種原因,但大型貨車長期嚴重超載行駛在大橋上也是引起公路大橋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大型貨車長期嚴重超載行駛在大橋上,雖然大橋暫時不坍塌,卻會給大橋造成嚴重的損害,日積月累,大橋終會不堪重負而坍塌或不能用。建造一座公路大橋少則幾千萬,多則幾億甚至上百億元。公路大橋一旦坍塌,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給方方面面帶來不良影響。而目前治理貨車長期嚴重超載的效果不甚理想,超載嚴重的大型貨車通過各種方式、手段經常行駛在公路大橋上,對公路大橋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防超重貨車過橋設施。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離大橋至少300m以上的通向大橋公路上分別設有一段通行小客車、大客車、大貨車的匝道,其中小客車匝道靠左邊,大貨車匝道靠右邊并與路肩緊靠一起,大客車匝道設置在中間;所述大客車和大貨車匝道右邊封欄均設有缺口,該二者缺口相互對應,所述大貨車匝道右邊封欄缺口處的路面經公路右邊路肩與第二條地磅路連接,該第二條地磅路與候車區連接;在大貨車匝道入口處后方設有第一條地磅路,該第一條地磅路的入口經公路右邊路肩與公路連接,該第一條地磅路的一側與候車區連接;所述第一條地磅路的后段設有地磅,該地磅上方設有雨篷;所述地磅出口處分別與返回路和上橋支路連接,所述上橋支路的出口經公路右邊路肩與大貨車匝道出口前方的公路連接。
所述大客車匝道上分別設有第一個、第二個自動路障,所述第一個自動路障設置在大客車匝道右邊封欄缺口后方的大客車匝道兩邊封欄上;所述第二個自動路障設置在大客車匝道右邊封欄缺口前方的大客車匝道兩邊封欄上;所述大貨車匝道上分別設有第三個、第四個自動路障,所述第三個自動路障設置在大貨車匝道右邊封欄缺口后方的大貨車匝道兩邊封欄上;所述第四個自動路障設置在大貨車匝道右邊封欄缺口前方的大貨車匝道兩邊封欄上;所述與地磅出口處連接的上橋支路入口處設有第五個自動路障;所述上述各自動路障主體呈梯子狀,該自動路障主體由金屬管材制成,該自動路障底端或后端設有軸,該軸通過傳動裝置與電動機連接。?
所述小客車、大客車、大貨車匝道入口處及入口處后方路面上設有減速帶;所述小客車、大客車、大貨車匝道出口處前方設有支架,該支架上設有攝像頭。
所述第一條地磅路與第二條地磅路之間的地面上設有控制室,該控制室靠近公路右邊路肩,該控制室設有觀察窗,該控制室內設有控制器,該控制器通過導線分別與所述第一、二、三、四、五個自動路障中配置的電動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設置的匝道和多重自動路障能有效防止超重車輛沖卡;本實用新型在控制室內配一名工作人員,另外再配一名處理雜勤的工作人員即可完成相應工作,既節省費用、提高效率,又能很好地保護大橋免受超重超載貨車的侵害,保證大橋的安全。本實用新型不會使超重車輛受損,能對超重車輛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使超重車輛能順利快捷駛入返回路經改道后駛向目的地。本實用新型投入、運行成本并不大,但對車輛的防超治超效果顯著。本實用新型實施起來不復雜,在大橋已經運行的現有條件下均可實施應用。
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應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敘述。?
如圖1所示,圖中1.第一個自動路障、2.?第二個自動路障、3.攝像頭、4.減速帶、5.第一條地磅路、6.第三個自動路障、7.控制室、8.候車區、9.第二條地磅路、10.第四個自動路障、11.返回路、12.雨篷、13.地磅、14.第五個自動路障、15.上橋支路。
在離大橋至少300m以上的通向大橋公路上分別設有一段通行小客車、大客車、大貨車的匝道,其中小客車匝道靠左邊,大貨車匝道靠右邊并與路肩緊靠一起,大客車匝道設置在中間;所述大客車和大貨車匝道右邊封欄均設有缺口,該二者缺口相互對應,所述大貨車匝道右邊封欄缺口處的路面經公路右邊路肩與第二條地磅路9連接,該第二條地磅路9與候車區8連接;在大貨車匝道入口處后方設有第一條地磅路5,該第一條地磅路5的入口經公路右邊路肩與公路連接,該第一條地磅路5的一側與候車區8連接;所述第一條地磅路5的后段設有地磅13,該地磅13上方設有雨篷12;所述地磅13出口處分別與返回路11和上橋支路15連接,所述上橋支路15的出口經公路右邊路肩與大貨車匝道出口前方的公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科,未經陳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492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