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融合拉曼放大器的光時域反射計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2261.3 | 申請日: | 2012-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102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平;張文生;胡文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歐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0 | 分類號: | G01M11/00;G02F1/39;H04B10/071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剛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融合 放大器 時域 反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時域反射計,尤其涉及一種融合拉曼放大器的光時域反射計。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光纖通信以大容量、高速等諸多優點成為當今最重要的通信方式,日常生活、商務往來、國防等通信都大量的用到光纖,光時域反射計(OTDR)被廣泛應用于光纖線路的維護、施工之中,可進行光纖長度、光纖的傳輸衰減、接頭衰減和故障定位等的測量。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是動態范圍,實際意義為最長的脈沖能達到的最大光纖長度,動態范圍越大,可監測的距離和范圍越大,有利于光纖線路的快速查障和除障。
光時域反射計的光在光纖中傳輸時,光功率會隨傳輸距離按指數規律衰減,光傳輸的距離越長,散射和反射的信號越小,這限制了光時域反射計的探測光纖長度。影響光時域反射計動態范圍的最主要因素是進入探測光纖的光能量和返回光弱信號檢測能力。目前的普通光時域反射計一般都是采用加大脈沖寬度的方式增加動態范圍,但是這種方式會使得系統的定位精度下降;一般在探測50km以上的光纖時,很難達到4米以下的定位精度。或者采用半導體光放大器(SOA)或摻稀土類光放大器(EDFA,PDFA,TDFA)進行放大,這兩者均只能在光纖前端對輸入信號光進行放大,無法改變光功率隨傳輸距離指數衰減的問題。而采用非線性效應光放大器(如光纖拉曼放大器、光纖布里淵放大器)可以做到分布式放大,即在傳輸過程中對信號光進行放大,解決了光功率隨傳輸距離指數衰減的問題,但是非線性效應光放大器需要光源,增加了成本和不穩定因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融合拉曼放大器的光時域反射計。本實用新型既能夠解決普通光時域反射計的信號隨距離傳輸變小的缺點,大幅度提高光時域反射計的測量準確性和動態范圍;又能夠克服采用非線性效應光放大器時的高昂成本和較高的不穩定因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融合拉曼放大器的光時域反射計:包括高功率光纖脈沖激光器,高功率光纖脈沖激光器連接頻移光纖的輸入端;頻移光纖的輸出端與分路器的輸入端連接;分路器的A輸出端連接A濾波器,再經延遲光纖后與光纖耦合器的A輸入端連接;分路器的B輸出端連接B濾波器,B濾波器的輸出端與光纖耦合器的輸入端連接;光纖耦合器的A輸出端連接探測光纖,B輸出端連接光電轉換模塊后,再與數據采集和信號處理模塊連接。
前述的光時域反射計中,所述的高功率光纖脈沖激光器的中心波長為1310nm、1450nm或1550nm,激光脈沖寬度為10ns,峰值功率為1W-1kW可調,重復頻率為500Hz-20KHz可調。
前述的光時域反射計中,所述的頻移光纖為500米-1200米的G652單模光纖。
前述的光時域反射計中,所述的A濾波器的中心波長與高功率光纖脈沖激光器的中心波長一致;所述B濾波器的中心波長為高功率光纖脈沖激光器的中心波長對應的第一個拉曼波長。
前述的光時域反射計中,所述的延遲光纖為G652單模光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改變了常規光時域反射計中在起始位置就對信號光進行放大的方法,對探測光纖中的正向信號光進行拉曼分布式放大,對探測光纖中的正向信號光進行拉曼分布式放大,使泵浦光和信號光相遇后的信號光被放大,可達13dB,在不影響定位精度和測量準確率的前提下,大大增大了光時域反射計的動態范圍,延長了可以探測的光纖長度;并且本實用新型在滿足了放大條件的同時又避免了采用傳統非線性效應光放大器時的高昂成本、減少了故障率,相比采用傳統非線性效應光放大器的光時域反射計,本實用新型可節省成本達15%。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結構圖。
附圖標記
1-高功率光纖脈沖激光器,2-頻移光纖,3-分路器,4-A濾波器,5-B濾波器,6-延遲光纖,7-光纖耦合器,8-光電轉換模塊,9-數據采集和信號處理模塊,10-探測光纖。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歐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歐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22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