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影像式檢測儀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451288.0 | 申請日: | 2012-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04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鍾錦銘;歐陽弘道;王亮啟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2 | 分類號: | G01B11/02;G01B11/14;G01B11/22;G01B1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影像 檢測 儀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儀器,特別是一種影像式檢測儀器。
背景技術
依據目前現有的太陽能、發光二極管或是半導體等精密工業上使用的硅晶片或玻璃基板線切割的機臺(wire?saw?machine),通常是利用導輪維持機臺上切割線的固定間距,然而,而這些導輪在使用過一陣子便會出現損耗,若是不即時更換導輪,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況的下,最后可以導致太陽能、發光二極管或是半導體的硅晶片或玻璃基板破片而報廢,其所造成的制作成本影響甚巨,不容忽視。
所幸目前已有量測機具,可進行檢測導輪的齒形,進而確認導輪使用狀況,以作為是否更換導輪的參考依據,然而綜觀現有的導輪量測機具即知,這些量測機具皆是利用探針直接接觸導輪,進而取得導輪的輪廓狀態,但是這種采用探針直接接觸導輪,不但有造成導輪受損的風險,又因使用探針式的量測機具,必須先將機臺上導輪拆卸才可進行量測,其操作過程不但耗時,又耗費氣力,諸多不便只會造成操作人員使用上的困擾。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乃藉由多年從事相關產業的開發經驗,針對現有量測機具在使用上所面臨的問題深入探討,藉由大量分析,并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經過長期努力的研究與發展,終于成功的創作出一種可攜式影像式檢測儀器,藉以改善以上所述的缺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影像式檢測儀器,結合發光模塊、投射鏡模塊及成像鏡模塊的設計,利用光學原理以進行投射光軸垂直導輪截斷面以形成導輪影像,經第二反射鏡與成像鏡組,再以影像紀錄裝置擷取導輪影像,再以數值分析計算導輪的角度、間距、頂寬及溝深的輪廓數據。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光學原理以擷取導輪影像,成像鏡光學的放大倍率優化為1倍至4倍之間,檢測精度高、可靠性佳,由于導輪影像是即時影像,因此操作人員可依直覺進行操作,操作方式簡單易學習,且不會有產生探針傷害導輪的情況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影像式檢測儀器,以第一中空環體及第二中空環體的設計,可方便操作人員以手握持以攜帶,且第一接合墊及第二接合墊可因應導輪的直徑實際大小搭配更換,并且影像式檢測儀器可直接放置在導輪上,即可進行檢測,因此非常適合工作現場使用,且本實用新型無須如探針式量測機具,必須將機臺上導輪拆卸,及另行架設量測機具才可進行量測的繁雜手續,因此本實用新型相較于探針式的量測機具,其操作過程不但省時且不費力。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影像式檢測儀器,依據投射鏡、反射鏡及成像鏡以平行光軸的方式投射光源,因此可平行照射導輪的齒形,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平行于光軸的光源,并搭配使用遠心鏡頭,可避免光源造成的陰影,加大量測景深,避免導輪深度造成放大倍率誤差,因此可提升量測精度。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影像式檢測儀器,以檢測導輪,影像式檢測儀器包含有發光模塊以提供光源,投射鏡模塊具有投射鏡及第一反射鏡,投射鏡以接收光源,并投射光源至第一反射鏡上,第一反射鏡接收并改變光源的照射角度,逆時針旋轉90度以確保照射時投射光軸垂直導輪截斷面并形成導輪影像,成像鏡模塊具有成像鏡及第二反射鏡,第二反射鏡接收第一反射鏡的光源及導輪影像,并可改變光源投射角度,逆時針再旋轉90度,成像鏡可接收第二反射鏡的光源及導輪影像,影像記錄裝置以接收并紀錄導輪影像。
優選的,該投射鏡及該成像鏡皆為遠心鏡頭。
優選的,該成像鏡的光學放大倍率為1倍至4倍之間。
優選的,該第一反射鏡及該第二反射鏡為平面鏡。
優選的,該發光模塊為發光二極管、白熾燈或燈泡。
優選的,該影像記錄裝置具有一影像擷取單元,該影像擷取單元為電荷耦合元件或是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元件。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影像式檢測儀器,更包括一檢測儀總成,該檢測儀總成至少包括:
一底座,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
一第一中空環體,設置于該底座上,該第一中空環體的底端連接該第一開口;
一第二中空環體,設置于該底座上,該第二中空環體的底端連接該第二開口;以及
一封蓋體,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及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一容置空間連接該第一中空環體的頂端,第二容置空間連接該第二中空環體的頂端。
優選的,該發光模塊及該影像記錄裝置分別設置于該第一容置空間及該第二容置空間,該投射鏡設置于該第一中空環體之中,該成像鏡設置于該第二中空環體之中,該第一反射鏡及該第二反射鏡設置于該底座的底部位置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4512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