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散熱鰭片模塊及其散熱鰭片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379750.0 | 申請日: | 2012-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12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益永;劉柏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超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467 | 分類號: | H01L23/467;H01L23/3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y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鮑俊萍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三***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模塊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鰭片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散熱鰭片及其散熱鰭片模塊。
背景技術
儀器設備中的集成電路元件,其處理速率、作業(yè)頻率越來越高,運作時產生的熱量也越來越多,但是高溫會嚴重影響集成電路元件的效能,因此必須使用散熱器來冷卻集成電路元件。
傳統(tǒng)的散熱器包括一導熱體及連接在導熱體上的一散熱鰭片模塊,此散熱鰭片模塊包含平行數組的多個散熱鰭片,因相鄰的兩散熱鰭片彼此相互平行,而使兩散熱鰭片之間形成有氣流通道。借此,集成電路元件運轉時所產生的熱量被傳導至各散熱鰭片上,再借由外界冷氣體吹入至各氣流通道內,將熱量帶離開各散熱鰭片。
然而,隨著科技發(fā)展,集成電路元件的處理速率及作業(yè)頻率也逐漸攀高,導致上述散熱鰭片模塊散熱面積嚴重不足,氣流通道也不夠使用;同時,近年來儀器設備追求體積輕便,因此,在避免提高散熱鰭片模塊體積的情況下使散熱鰭片模塊具備良好的散熱效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極力追求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鰭片及其散熱鰭片模塊,利用折邊朝第一主體方向延伸并彎折成出第二本體來增加散熱鰭片的散熱面積及氣流通道,以使散熱鰭片模塊具有良好地散熱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鰭片,具有一第一主體及形成在該第一主體的一折邊,該折邊延伸并彎折成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和該第一主體之間具有一間隔空間。
其中,該第二本體朝逐漸接近該第一主體的方向傾斜配置。
其中,該折邊的兩側分別具有一搭接部,該折邊在該二搭接部之間的端緣彎折出該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的外型呈一凸字狀。
其中,每一該搭接部自該第一主體的交接處設有一缺槽,另一側則相對該缺槽的位置凸出有一卡合塊。
其中,該第一主體朝遠離該折邊的一端延伸有一折檐,該折邊和該折檐呈平行配置。
其中,該折檐延伸并彎折成一第三本體,該第三本體和該第一主體之間具有另一間隔空間。
其中,該第三本體朝逐漸接近該第一主體的方向傾斜配置。
其中,該折檐的兩側分別具有一對接部,該折檐在該二對接部之間的端緣彎折出該第三本體,該第三本體的外型呈一凸字狀。
其中,每一該對接部自該第一主體的交接處設有一凹槽,另一側則相對該凹槽的位置凸出有一卡掣塊。
其中,每一該第二本體具有至少一轉折段,從而令該第二本體的外型形成一鋸齒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鰭片模塊,包括多個如上所述的散熱鰭片,該等第一主體通過各該折邊彼此搭接并排列。
其中,每一該第二本體和一體延伸的該第一主體之間形成一第一氣流通道,每一該第二本體和相鄰并分離的該第一主體之間形成一第二氣流通道。
其中,每一該第三本體和一體延伸的該第一主體之間形成一第三氣流通道,每一該第三本體和相鄰并分離的該第一主體之間形成一第四氣流通道。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以下功效:
折邊朝第一主體方向延伸并彎折成出第二本體,使各散熱鰭片的可散熱面積包含第一主體和第二本體的面積,進而增加各散熱鰭片的散熱面積。
另外,各散熱鰭片組成散熱鰭片模塊時,第二本體將相鄰的二第一本體之間隔出二個空間,使相鄰的二第一本體之間具有第一氣流通道及第二氣流通道,進而增加散熱鰭片模塊的氣流通道,以提高散熱鰭片及散熱鰭片模塊的散熱效率。
再者,每一散熱鰭片的折邊朝第一主體延伸并彎折成第二本體、折檐朝第一主體延伸并彎折成第三本體,以此增加相鄰的二第一本體之間的氣流通道數量,從而容易帶動外界冷氣體的流動,達到加強散熱鰭片模塊的散熱效率的目的。
此外,每一第二本體具有至少一轉折段,從而令第二本體的外型形成一鋸齒狀,而使各第一氣流通道及各第二氣流通道本身借由轉折段又形成多個的小氣流通道,達到增加相鄰的二第一本體之間的氣流通道數量的目的,進而帶動外界冷氣體的流動,提升散熱鰭片模塊的散熱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散熱鰭片的組合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散熱鰭片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散熱鰭片模塊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散熱鰭片模塊的組合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散熱鰭片模塊的組合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散熱鰭片模塊的剖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超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超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797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