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恒溫控制系統的爐窯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6730.3 | 申請日: | 2012-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927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華凌高恒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9/00 | 分類號: | F27D19/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和琳 |
| 地址: | 6503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恒溫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爐窯配件,尤其是一種利用紅外感應測溫,能自動控制溫度的帶恒溫控制系統的爐窯。
背景技術
鐵鱗是生產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的主要原料之一,我國幾乎在建立永磁鐵氧體工業的起步階段就開始使用鐵鱗。然而,由于鐵鱗受到鋼材品種、收集情況等因素影響,成分極不穩定,且含雜質較多,若不經過預先處理,很難保證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的磁性能。為了能利用鐵鱗這一來源廣、價格低的原料生產出中高檔性能的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必須對其進行深加工。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的生產工藝流程主要為:將進廠鐵鱗分類、經水洗磁選→化驗→原料烘干→粗粉碎→添加劑混合→致密→打餅→燒結→粗粉碎→細磨→洗滌→脫水→回火→冷卻→分散→分級→包裝→檢驗入庫。其中,在回火過程中,通常使用成本較低的管道煤氣為燃料,對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進行加熱回火處理。為保持經過回火后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的磁性能穩定,通常是將回火溫度控制在800至1200攝氏度之間。目前最常用的測溫設備為熱電偶,熱電偶將回火爐窯內所測得的溫度,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轉換成被測介質的溫度,再由人工控制煤氣供應量的大小,以此來控制回火爐內的溫度。使用熱電偶為測溫工具,能降低投資成本,但由于熱電偶容易損壞,加大了后期生產中維護成本;同時,熱電偶損壞后不易發現,導致殘次品率提高。經過研究表明,鐵鱗生產的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在回火過程中,最佳溫度為900至950攝氏度之間,而熱電偶因其材料性質,對溫度變化反應較慢,不利于溫度的精確控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就是現有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在回火過程中,使用熱電偶測量溫度反應較慢,不利于精確控制,同時熱電偶易損壞、損壞后難發現的問題,提供一種采用紅外感應測溫,能自動控制溫度的帶恒溫控制系統的爐窯。
本實用新型的帶恒溫控制系統的爐窯,包括爐體和連接管道煤氣的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爐窯還包括紅外測溫儀和控制裝置,紅外測溫儀安裝在爐窯的爐口處,控制裝置分別與紅外測溫儀及加熱裝置連接。
紅外測溫儀通過測量爐內散發的紅外輻射能,準確的測定其表面的溫度,將該溫度反饋至控制裝置,通過控制裝置控制加熱裝置的煤氣供應量,控制回火爐窯內的溫度在900至950攝氏度內浮動,以此保證回火后的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能得到較好、較穩定的磁性能。
本測溫控制系統通過對爐窯溫度的精確控制,使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在精確恒定的溫度下得到回火處理。
與熱電偶測溫裝置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帶恒溫控制系統的爐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計合理;
(2)紅外測溫儀測量溫度精確,對溫度變化反應極為靈敏,將測得的溫度及時反饋給控制裝置,再由控制裝置控制管道煤氣的大小,從而達到恒定、精確的控制的溫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爐體1,加熱裝置2,管道煤氣3,紅外測溫儀4,控制裝置5。?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帶恒溫控制系統的爐窯,包括爐體1、連接管道煤氣3的加熱裝置2、紅外測溫儀4和控制裝置5,紅外測溫儀4安裝在爐窯的爐口處,控制裝置5分別與紅外測溫儀4及加熱裝置2連接。
紅外測溫儀4通過測量爐內散發的紅外輻射能,準確的測定其表面的溫度,將該溫度反饋至控制裝置5,通過控制裝置5控制加熱裝置2的煤氣供應量,控制回火爐窯內的溫度在900至950攝氏度內浮動,以此保證回火后的粘結永磁鐵氧體磁粉能得到較穩定、較好的磁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華凌高恒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昆明華凌高恒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67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