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制氧機吸附塔上蓋進氣及排氮控制系統集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6498.3 | 申請日: | 2012-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11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馮勇華;李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海納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13/02 | 分類號: | C01B13/02;B01D53/047 |
| 代理公司: | 武漢楚天專利事務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氧機 吸附 塔上蓋進氣 控制 系統集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氧機,具體說是一種制氧機吸附塔上蓋進氣及排氮控制系統集成。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變壓吸附(PSA)技術飛速發展,變壓吸附制氧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變壓吸附(PSA)空氣分離制氧技術,它是基于吸引劑在壓力作用下對空氣中氧、氮吸附能力的差異來實現氧、氮的分離。當壓縮空氣進入裝有吸附劑的床層時,氮氣吸附能力較強被吸附,而氧氣不被吸附,這樣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獲得高濃度的氧氣。
目前變壓吸附(PSA)系統中,氣動閥、雙塔上蓋,排氮系統通過氣道管線連接,結構比較分散、裝配較困難,管線容易發生位移而影響密封效果,難以滿足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氧機吸附塔上蓋進氣及排氮控制系統集成,將分散的氣動閥、雙塔上蓋,排氮系統集成為一個整體,減少制氧機外部管線。
所述制氧機吸附塔上蓋進氣及排氮控制系統集成,包括吸附塔上蓋,其特征是:所述吸附塔上蓋頂部通過閥芯復位彈簧與壓縮空氣氣道連接板接觸,吸附塔上蓋的側面設有排氮出口,所述排氮出口與排氮組件上的排氮入口密封連接,所述吸附塔上蓋底部密封安裝有閥腔端蓋。
所述吸附塔上蓋內部與閥腔端蓋之間設有啟動閥芯組件,啟動閥芯組件包括動閥芯和推動閥芯。
所述閥腔端蓋底部設有二位三通直動閥。通常一對瓶體設有兩個二位三通直動閥。
所述排氮組件包括排氮腔和排氮腔口擋板。
本實用新型將氣動閥、雙塔上蓋,排氮系統集成為一體,減少了吸附塔上蓋及排氮部分之間的管道連接,從而減少壓力損失,有利于制氧機的微型化,使得制氧機的吸附塔上蓋及排氮部分的結構更為緊湊,從而簡化了安裝步驟,提高了系統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可以廣泛應用于制氧機的吸附塔上蓋及排氮部分的集成制作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分解示意圖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分解示意圖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整體安裝示意圖。
圖中:1—壓縮空氣氣道連接板,2—閥芯復位彈簧,3—吸附塔上蓋,4—啟動閥芯組件,5—閥腔端蓋,6—二位三通直動閥,7—排氮腔口擋板,8—排氮腔,9—排氮組件,10—動閥芯,11—推動閥芯,12—排氮出口,13—排氮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1、2、3中所示所述制氧機吸附塔上蓋進氣及排氮控制系統集成,包括吸附塔上蓋3,所述吸附塔上蓋3頂部通過閥芯復位彈簧2與壓縮空氣氣道連接板1接觸,吸附塔上蓋3的側面設有排氮出口12,所述排氮出口12與排氮組件9上的排氮入口13密封連接,所述吸附塔上蓋3底部密封安裝有閥腔端蓋5。
所述吸附塔上蓋3內部與閥腔端蓋5之間設有啟動閥芯組件4,啟動閥芯組件4包括動閥芯10和推動閥芯11。所述閥腔端蓋5底部設有二位三通直動閥6。通常一對瓶體設有兩個二位三通直動閥。所述排氮組件9包括排氮腔8和排氮腔口擋板7。按照噪音要求,排氮口組件上通常會設置有消音腔體。
本實用新型采用一體成型,減少了吸附塔上蓋及排氮部分各部件之間的管道連接,從而減少壓力損失,有利于制氧機的微型化,使得制氧機的吸附塔上蓋及排氮部分的結構更為緊湊,從而簡化了安裝步驟,提高了系統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所有組件都置于吸附塔上蓋底面很大程度上合理利用了兩分子篩筒之間的空間,達到節約空間的目的。可以廣泛應用于制氧機的吸附塔上蓋及排氮部分的制作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海納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武漢海納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64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