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08775.1 | 申請日: | 2012-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11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華夏;賀兆昌;任振國;程潔歡;劉銀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J9/40 | 分類號: | H01J9/4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行波 管慢波 系統 工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波真空器件的裝配工裝,特別涉及一種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
背景技術
行波管在現代衛星通訊、衛星導航,特別在軍事電子裝備如電子干擾設備、預警飛機、火控雷達、精密制導中日益顯示出不可取代的作用。由于行波管結構的特殊性,慢波系統的永磁聚焦系統用磁鋼是用兩個半片安裝起來的。由于行波管工作環境較為惡劣,行波管需滿足高強度要求,為了提高行波管慢波系統的整體結構強度,尤其是提高螺旋線行波管慢波系統強度,需將行波管的慢波系統進行整體灌封,由于灌封膠是液態的,完全依靠人工灌封,不僅浪費人工成本,且灌封的效果也難以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能大大降低人力成本,且灌封均勻,能保證灌封質量的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包括底座、設于底座上的支架及設于支架上的旋轉系統,還包括電機及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送帶及通過所述傳送帶與所述電機輸出軸連接的齒輪;所述旋轉系統,包括一端與所述齒輪連接且可在齒輪帶動下轉動、另一端連接于支架一端上的第一旋轉軸及連接于支架另一端上的第二旋轉軸,還包括兩端分別與第一旋轉軸及第二旋轉軸相連接的旋轉架;在所述旋轉架兩端之間設有用于固定安裝行波管的固定架。??????????
在所述旋轉架上設有連接固定架兩端底部的兩腰形槽,兩腰形槽以所述旋轉架中心為對稱中心對稱設置。
所述固定架兩端底部分別卡在兩腰形槽中,所述固定架通過螺釘連接在所述旋轉架上。
在所述固定架兩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行波管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的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所述第一旋轉軸及第二旋轉軸軸心在同一水平線上,所述第一旋轉軸及第二旋轉軸分別通過軸承與所述支架的兩端相連接;用于連接第一旋轉軸及第二旋轉軸的軸承的中心軸線處于同一直線上。
第一旋轉軸及第二旋轉軸外徑相同,第一旋轉軸及第二旋轉軸分別與軸承內圈過盈配合;在所述支架上設有用于安裝軸承的安裝孔,所述軸承外圈與所述支架的安裝孔內壁過盈配合。
第一旋轉軸及第二旋轉軸分別與旋轉架的兩端通過螺釘相連接。
所述電機為三相變速電機,電機轉速為每分鐘10~100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所述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通過機械化操作的方式完成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膠的灌封,不僅能夠大大節省人力,且該灌封工裝能夠適用于不同規格行波管的慢波系統灌封,適用性強;同時行波管慢波系統在灌封過程中均勻旋轉,灌封膠灌封均勻,能保證行波管慢波系統的灌封質量,進而能夠大大提高行波管慢波系統的強度。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各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的支架的側視圖;
圖3為圖1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的底座的俯視圖;
圖4為圖1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的旋轉架的俯視圖;
圖5為圖1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的固定架的側視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
1、底座,2、支架,3、固定架,4、軸承,5、旋轉架,6、第一旋轉軸,7、第二旋轉軸,8、齒輪,9、傳送帶,10、電機,11、腰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最優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及圖5所示,所述行波管慢波系統灌封工裝,包括底座1、設于底座1上的支架2及設于支架2上的旋轉系統,還包括電機10及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包括傳送帶9及通過傳送帶9與電機10輸出軸連接的齒輪8;旋轉系統,包括第一旋轉軸6及第二旋轉軸7,第一旋轉軸6一端與齒輪8連接,第一旋轉軸6可在齒輪8帶動下轉動,第一旋轉軸6另一端與連接支架2的一端相連接,第二旋轉軸7與連接支架2的另一端相連接;旋轉系統,還包括兩端分別與第一旋轉軸6及第二旋轉軸7相連接的旋轉架5,旋轉架5及第二旋轉軸7能在第一旋轉軸6帶動下同第一旋轉軸6一起轉動;在旋轉架5兩端之間設有用于固定安裝行波管的固定架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未經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087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電池中的小遮光正面電極圖案結構
- 下一篇:PET長絲無紡布復合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