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玻璃生化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290135.2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578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歐仕明;馮惠芬;姜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興市晶科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03 | 分類號: | G01N21/03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李曉峰 |
| 地址: | 21421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生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學儀器領域,是對光譜分析用玻璃比色皿形狀的改進,尤其是適用于容量較少的玻璃生化杯。?
背景技術
在醫(yī)院化驗室等使用的全自動生化儀上用于盛放測試液的玻璃生化杯,是一種四周和底部封閉,具有中空腔體,其中用于透射光的二面玻璃透明,不用于透射光的玻璃不透明,上部開口的一種玻璃比色皿。一次分析測試幾十個乃至上百個樣品,就需要同等數(shù)量的生化杯,測試完成后在替換樣品前需對盛放測試液的生化杯進行自動清洗。由于現(xiàn)在的生化杯是若干片玻璃片粘結而成的,生化杯內角是90°直角(如圖1和圖2)。由此產(chǎn)生不足,一是生化杯內角不便于清洗,自動清洗刷子不易清洗到直角處,導致測試液殘留在生化杯內角,與后續(xù)注入的測試液形成混和,造成交叉污染,影響測試精度。二是內角直角處容易產(chǎn)生液體虹吸,使測試液面下降,導致液面脫離測試光斑位置。影響測試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玻璃生化杯。玻璃生化杯內部的所有拐角均為弧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玻璃生化杯,其在于所述玻璃生化杯的內壁每相鄰兩個側面之間的拐角以及側面與底面之間的拐角均為弧形。?
上述的玻璃生化杯,其在于所述弧形的曲率半徑R為2~3mm。?
上述的玻璃生化杯,其在于所述玻璃生化杯的外形為長方體。?
上述的玻璃生化杯,其在于采用玻璃管作為原料,對玻璃管加熱后進行模壓并封底制成,使所述玻璃生化杯內壁的所有拐角均成弧形。?
上述的玻璃生化杯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制矩形管:制造制管模具,所述的制管模具包括矩形內模具和矩形外模具,所述矩形內模具每相鄰兩個側面之間的拐角為凸圓弧形,選擇玻璃管并對玻璃管進行加熱至750℃~950℃,對制管模具預熱至750℃~950℃,將矩形內模具套入玻璃管,將玻璃管套入矩形外模具,把玻璃管壓制成符合生化杯要?求的矩形管;(2)封底:切割矩形管,制作封底模具,所述封底模具每相鄰兩個側面之間的拐角以及側面與底面之間的拐角均為凸圓弧形,以控制生化杯底面和側面之間的拐角為弧形,將封底模具套入矩形管,并使矩形管的一端超出模具5mm~10mm,對超出部分進行加熱至900℃~1300℃,使之完全附著在封底模具上,形成生化杯的底;(3)冷加工:對生化杯的外形進行研磨、拋光。?
上述的制管模具和封底模具的材料為高純石墨,表面粗糙度RZ為1.6μm。上述矩形內模具和封底模具的凸圓弧形的曲率半徑R為2~3mm。?
本實用新型主要改進之一為玻璃生化杯的制備不是用若干片玻璃片粘結而成,而是使用玻璃管作為原料,對玻璃管加熱后進行模壓制成,使玻璃生化杯內壁的所有拐角成弧形,外形成長方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玻璃生化杯內的所有拐角為弧形,不存在清洗死角,清洗方便不存在試液殘留,避免交叉污染,影響測試精度。避免直角拐角所存在的液體虹吸而影響測試精度。現(xiàn)在的生化杯是若干片玻璃片粘結而成,制作效率低,易產(chǎn)生誤差;本實用新型的玻璃生化杯的制作方法為采用玻璃管作為原料用模具制作,方法簡單,易于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現(xiàn)有技術中玻璃生化杯的俯視圖。?
圖2現(xiàn)有技術中玻璃生化杯的縱截面圖。?
圖3?本實用新型玻璃生化杯的俯視圖。?
圖4?本實用新型玻璃生化杯的縱截面圖。?
圖5?矩形內模具俯視圖。?
圖6矩形內模具縱截面圖。?
圖7矩形外模具俯視圖。?
圖8矩形外模具縱截面圖。?
圖9封底模具俯視圖。?
圖10封底模具縱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3和圖4,一種玻璃生化杯,其內壁每相鄰兩個側面之間的拐角以及側面與底面之間的拐角均為弧形。所述弧形的曲率半徑R為2~3mm。所述玻璃生化杯的外形為長方體。所述的玻璃生化杯采用玻璃管作為原料,對玻璃管加熱后進行模壓并封底制成,使所述玻璃生化杯內壁的所有拐角均成弧形。?
所述玻璃生化杯制備方法的詳細過程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興市晶科光學儀器有限公司,未經(jīng)宜興市晶科光學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901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