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創傷肢體護理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31359.6 | 申請日: | 2012-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200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麗麗;李毅;王洪瑾 |
| 主分類號: | A61G7/075 | 分類號: | A61G7/075;A61F5/00 |
| 代理公司: | 西寧金語專利代理事務所 63101 | 代理人: | 哈慶華 |
| 地址: | 810001 青海省西寧*** | 國省代碼: | 青海;6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創傷 肢體 護理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治療肢體創傷后用于抬高肢體的創傷肢體護理支架。?
背景技術
對于各種致傷因素導致肢體受到創傷的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紅、腫、熱、痛。而在臨床治療中存在以下幾方面難題:1、創面肢體包扎后活動受限,患肢保持水平位時腫脹程度明顯增加,血液循環較差;2創面肢體包扎后滲出較多時,肢體保持處于水平位創面透氣性差,易發生感染;3、患肢由于創面所導致疼痛,在抬高肢體時可有效減輕疼痛。?
對此,國內目前對于此類肢體創傷的患者多采用“布朗式架或墊枕法”,即在患肢下墊一實心墊枕,以達到抬高患肢的目的。這樣可以緩解患者的肢體腫脹與疼痛,但透氣性較差,對于長時間使用易發生創面感染,創面加重。這不僅會延長愈合時間,還會增加醫療費用,增加再次手術的風險。故“墊枕法”應用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使患者肢體可以根據需要不同程度的抬高,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肢體腫脹,減輕疼痛,并且改善創面的透氣性,促進創面愈合的創傷肢體護理支架。?
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包括底框、護理框、支撐框,護理框為長方形框且寬度方向為弧形,底框與護理框的后側寬度邊與軸套焊接固定連接,底框為長方形框,軸套與底框后側寬度邊鉸接連接;所述的支撐框為方形框并在水平側邊切去中間一段且兩側向內側留出一段為軸端,支撐框的軸端與焊接固定在護理框前端的軸環鉸接連接,支撐框與軸端相對一側邊與設置在底框兩側邊設置的卡槽卡接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護理框采用弧面,放置創傷肢體相對穩定、舒適,且因為護理框為網狀面,增加了創傷肢體創面透氣性,使得患肢腫脹減輕;同時護理框的高度可通過支撐框下邊框卡接在底框不同位置的卡槽內來調節,提高了本實用新型支架的舒適度,使患者疼痛減輕,創面感染率降低,創面愈合時間縮短,患者痊愈快,從而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
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結構簡單,制作容易,使用方便,且有助于患者恢復創傷,是醫患雙方理想的醫療器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支撐框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其中:1、底框;2、護理框;3、支撐框;4、軸套;5、卡槽;6、軸環;7、橫筋;8、縱筋;9、軸端;10、合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包括底框1、護理框2、支撐框3,護理框2為長方形框且寬度方向為弧形,底框1與護理框2的后側寬度邊與軸套4焊接固定連接,底框1為長方形框,軸套4與底框1后側寬度邊鉸接連接;所述的支撐框3為方形框并在水平側邊切去中間一段且兩側向內側留出一段為軸端9,支撐框3的軸端9與焊接固定在護理框2前端的軸環6鉸接連接,支撐框3與軸端9相對一側邊與設置在底框1兩側邊設置的卡槽5卡接連接。?
所述的底框1兩側邊設置的卡槽5為鋸齒狀槽;卡槽5在底框1兩側邊前二分之一段相對應設置5-10個槽,槽距按圖1-圖2所示底框1兩側邊從后向前逐步加寬設置,也?可以等距設置。?
所述的底框1與護理框2前端之間的高度通過支撐框3下邊框卡接在底框1上不同卡槽5的位置進行調節。如圖4-圖5所示。?
所述的護理框2兩長邊框之間焊接固定有橫筋7,兩短邊之間焊接固定有縱筋8形成網狀面。?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一種創傷肢體護理支架的底框1、護理框2、支撐框3均可制成長短可調節結構。其余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為底框1制成封閉邊框,其后側寬度邊與護理框2后側寬度邊通過合頁10鉸接連接,其余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麗麗;李毅;王洪瑾,未經陳麗麗;李毅;王洪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3135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按摩椅氣囊安裝機構
- 下一篇:一種加工活塞銷孔的數控機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