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油水分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71427.4 | 申請日: | 201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190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登富;張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連云港步升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0 | 分類號: | C02F1/4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寶錁 |
| 地址: | 222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油水 分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設備,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油水分離器。
背景技術
酒店和工業含油廢水直接排放到下水溝,不僅容易造成環境的污染,而且浪費了資源,因此需要一種油脂提取設備收集廢水中的廢棄油脂。傳統的隔油池由磚砌或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容易受地質及地基不均勻的影響,導致所述隔油池沉降,產生裂縫、滲漏、堵塞等問題;另外,這類隔油池還存在油脂層不集中,取油不方便,且固定建筑在地面上拆卸不方便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新型油水分離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油脂分離效率低且分離不徹底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新型油水分離器,包括罐體、設有進水口的進水倉、油水分離倉和設有出水口的出水倉,所述油水分離倉為敞開式結構,油水分離倉內活動連接有分離漏斗,所述分離漏斗包括引油腔和排油管。
所述進水倉內最好設有減速擋板。
所述分離漏斗與油水分離倉最好密閉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采用整體箱形結構,克服了傳統隔油池安裝、拆卸不方便的問題;(2)本實用新型設有減速擋板,有效控制流入水流的速度大小,可將大部分殘渣沉淀;(3)油水分離倉采用與倉壁密閉連接的漏斗狀的分離設備,油脂分離效率高、分離的更徹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水口;2、罐體;3、減速擋板;4、導流孔A;5、分離漏斗;6、引油腔;7、排油管;8、儲油槽;9、出水口;10、出水倉;11、導流孔B;12、油水分離倉;13、進水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在圖1中,一種新型油水分離器,包括罐體2,罐體2內依次設有進水口1的進水倉13、油水分離倉12和設有出水口9的出水倉10。進水口1設在進水倉13偏上部位,進水倉13內進水口1正對位置設有一個減速擋板3,油水混合物在此減速,并沉淀殘渣,油和水在重力作用下初步分離;所述進水倉13和油水分離倉12之間的隔板上部設有導流孔A4,初步分離的油水混合物通過導流孔A4進入油水分離倉12,所述油水分離倉12為敞開式結構,其內活動連接有分離漏斗5,所述分離漏斗5開口朝下,分離漏斗5下邊緣斗壁與油水分離倉12之間活動連接,為了增大分離漏斗5與油水分離倉12液面接觸面,提高分離效率,分離漏斗5與油水分離倉12壁采用密閉連接的方式,分離漏斗5包括引油腔6,所述引油腔6連接排油管7;分離漏斗5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以便觀察;出水倉10與油水分離倉12隔板的底部設有導流孔B11,出水倉10上部為儲油槽8。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分離流程:油水混合物從進水口1進入,并在減速擋板3的阻擋下,油水混合物在此減速,并沉淀殘渣,由于水的比重比油大,油和水在重力作用下初步分離;初步分離的油水混合物從導流孔A4進入油水分離區,并進一步分離,當水面的油層堆積到一定厚度時,用分離漏斗5輕壓液面,表層的油脂順著引油腔6通過排油管7排出帶儲油槽8內,底部的水通過導流孔B11進入出水倉10,并進一步通過出水口9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連云港步升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連云港步升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14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振沖器用偏心質量環形套筒
- 下一篇:活性氧化鋁球用吸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