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安放式防溜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64009.2 | 申請日: | 2012-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70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厚美;冼聰穎;李興虎;彭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張厚美 |
| 主分類號: | B61H7/00 | 分類號: | B61H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王璽建 |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安放 式防溜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車自動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電機車的自動安放式防溜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地鐵隧道、礦山運輸等工程中,電機車已成為其中主要的運輸設備之一,承擔著運送材料、設備和人員的任務。電機車作為軌道車輛運輸中的一種牽引設備,其動力主要是利用牽引電機驅動車輪轉動,借助車輪與軌面間的摩擦力,使機車在軌道上行駛。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人為原因或機械故障而出現溜車現象。例如,由于司機在停車后忘記剎車或制動就離開駕駛艙,導致電機車沿斜坡滑行;或者由于機械部件發生故障,導致電機車無法有效制動,發生溜車事故等,造成意外的人身傷害和損失。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所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安放式防溜車裝置,實現在駕駛員離開駕駛艙后自動制動,防止發生溜車。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安放式防溜車裝置,包括安裝于電機車駕駛艙內的活動地板,以及安裝在電機車底部的限位塊,所述活動地板通過傳動機構與制動塊聯動,在活動地板與電機車的駕駛艙底部之間設有復位裝置,所述制動塊與限位塊相互配合,用于限制電機車滑行溜車;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制動閥、氣缸,所述制動閥通過輸氣管與氣缸連通,所述氣缸通過鉸接連桿與制動塊連接。
上述制動閥上設置有與活動地板末端聯動的手柄,用于觸發制動閥開啟或關閉氣缸。
上述制動塊位于限位塊和電機車行駛的軌道之間。所述限位塊由兩塊楔形劈尖對接而成,并固定安裝于電機車的底部。
上述活動地板與電機車的駕駛艙底部之間的復位裝置為復位彈簧。所述活動地板與電機車的駕駛艙底部之間通過支點連接。
上述活動地板上安裝有座椅,供駕駛人員(司機)乘坐。
本實用新型在電機車的駕駛艙底部增設了自動防溜車裝置,利用制動塊和限位塊的相互制約作用防止電機車發生溜車事故。其顯著特點在于所述防溜車裝置的啟動無需司機的特別控制,只要司機離開駕駛艙時,防溜車裝置即可自動啟動;而當司機返回駕駛艙時,防溜車裝置即可自動解除,不僅控制簡單,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因為人為疏忽或機械故障而導致的溜車事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防溜車裝置在行車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防溜車裝置在停車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防溜車裝置在制動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5(a)至5(d)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限位塊和制動塊在不同狀態下的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電機車的結構之上對其進行改進,在電機車10的駕駛艙底部增設了自動防溜車裝置,用于防止在司機離開時電機車發生溜車事故。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自動安放式防溜車裝置,包括安裝于電機車10駕駛艙內的活動地板11,以及固定安裝在電機車底部的限位塊22(由兩塊楔形劈尖對接而成),所述活動地板11與電機車的駕駛艙底部之間設有復位彈簧13,在活動地板11上安裝有座椅12,活動地板與電機車的底部之間通過支點19連接,活動地板在支點19和復位彈簧13的作用下可向上或向下活動。另外,活動地板11通過傳動機構與制動塊21(也稱活動劈尖)聯動,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制動閥15、氣缸17,制動閥15通過輸氣管16與氣缸17連通,氣缸17通過鉸接連桿18與制動塊21連接,制動閥15上設置有與活動地板11末端聯動的手柄14,用于觸發制動閥開啟或關閉氣缸。所述制動塊21位于限位塊22和電機車行駛的軌道20之間,在上述由制動閥15和氣缸17構成的傳動機構的帶動下,制動塊21可向上或向下運動,與限位塊22配合形成制動效果。
當司機進入駕駛艙(即返回座椅12)時,活動地板11在司機的體重作用F下壓縮復位彈簧13并下降(如圖1中虛線所示),觸動制動閥15的手柄14,使制動閥打開,通過輸氣管16向氣缸17充氣;此時,氣缸內的活塞上移,通過鉸接連桿18牽引制動塊21上移脫離軌道20,自動解除防溜車狀態(如圖2所示),電機車即可正常行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張厚美,未經廣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張厚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640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技術開啟的鎖
- 下一篇:挖掘機的快速換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