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鈑金件沖壓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0809.0 | 申請日: | 201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169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謝峰;白福建;王亞南;陳清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市業佳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東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鈑金件 沖壓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模具制造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對沖壓一次或多次成形鈑金件模具的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沖壓模具是涉及領域極其廣泛的一種工藝裝備,深入到制造業的方方面面,如汽車、電器、工藝品、餐具等零部件,因此沖壓模具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產品的質量,同時也是衡量一個企業產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而模具結構工藝設計得當,它對產品質量以及生產效率具有顯著提升的效果。
目前,制作沖壓成形的模具除模架之外,凹模主體通常為拼裝式或鑲拼式結構,其中的拼裝式是兩塊凹模利用固定銷及螺栓固定在下模座上,而鑲拼式在其凹模口工作部位鑲上活動銷軸,還有的凹模結構是整個凹模主體一體式在主體內挖型腔等。然而,上述傳統的模具結構在鈑金件彎曲變形時,需要沖壓一次或多次才能成形,另外,材料高速流入型腔與凹模工作部位摩擦從而產生高溫灼傷制件且有鐵粉粘附型腔內壁,導致產品嚴重刮傷且需不斷對模具進行拋光,造成次品率提高以及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安全可靠的鈑金件沖壓模具,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沖壓一次或多次成形鈑金件時容易出現制件嚴重擦傷而不良率頻頻增加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包括凸模及相配合的凹模,其中凹模的模腔內鑲嵌有鑲件及與鑲件活動連接的擺塊,該擺塊與凸模及凹模托板配合作用下一次性完成鈑金件沖壓成型。
進一步,所述的擺塊通過軸承及相配合的軸承棒與鑲件相連接,擺塊頂部加工一凹槽,凸模下壓鈑金件使擺塊擺動并相互配合沖壓成型。
進一步,所述的凹模內設有一個或多個鑲件。
進一步,所述的擺塊與鑲件間隙配合,軸承與鑲件過盈配合,軸承棒與擺塊過渡配合。
進一步,所述的擺塊左右兩端加工成弧形狀以便于擺塊轉動。
本實用新型模具在合模過程中,通過凹模內與鑲件活動連接的擺塊將鈑金件彎曲成形,從而達到鈑金件不被刮傷的目的,具體是在凹模(主體)鑲嵌有鑲件及與鑲件活動連接的擺塊,產品(鈑金件)是通過擺塊將鈑金彎曲變形,從而避免鈑金件彎曲變形時出現嚴重刮傷及需不斷修模的狀況,因此對產品的質量以及生產效率具有顯著提升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凹模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開模狀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合模一半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合模到下死點狀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擺塊主視圖;
圖6是圖5側視圖;
圖7是圖5俯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軸承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鑲件側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鑲件俯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模具加工零件一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模具加工零件另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請參閱圖1至圖10,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包括凸模5及相配合的凹模1,其中凹模1的模腔內鑲嵌有鑲件4及與鑲件活動連接的擺塊2,該擺塊2與凸模5及凹模托板6配合作用下一次性完成鈑金件沖壓成型。所述的擺塊2通過軸承3及相配合的軸承棒與鑲件4相連接,擺塊2頂部加工一凹槽20,凸模5下壓鈑金件使擺塊2擺動并相互配合沖壓成型。凹模內設有一個或多個鑲件。本實用新型的擺塊2與鑲件4間隙配合,軸承與鑲件過盈配合,軸承棒與擺塊過渡配合,擺塊2左右兩端加工成弧形狀以便于擺塊轉動。
本實用新型模具凹模(主體)中設有活動擺塊2和活動擺塊與鑲件相連接的軸承3以及鑲件4。本實用新型如圖1至圖4所示,軸承3與鑲件4過盈配合,活動擺塊2與鑲件4間隙配合,軸承棒與活動擺塊2過渡配合、鑲件與軸承3過盈配合,鑲件4與凹模主體過盈配合。
請參閱圖2、圖3、圖4,當凸模(上模)下行時,凸模與托板將鈑金件平穩壓住,再往下運行,活動擺塊2如圖3所示進行旋轉將鈑金件彎曲變形,再如圖4所示凸模(上模)下行到下死點時(即上、下模完全閉合),活動擺塊2與鈑金件同上模中的凸模完全貼合,而鈑金件始終在活動擺塊2的凹槽中不偏離,從而實現鈑金件在整個彎曲變形的過程中處于穩定狀態而不被擦傷,最后形成的零件如圖11、圖12所示。
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市業佳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市業佳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08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沖床供料機送件桿的扇齒傳動機構
- 下一篇:一種彎管機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