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5579.0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019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崔艷磊;張志中;尚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8 | 分類號: | H01R13/58;H01R13/46;H01R13/51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陳浩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尾部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連接附件,特別是一種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電力、通訊等設備的模塊化、集成化發展,電連接器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電連接器分為插頭很插座兩部分,但是不管是插頭還是插座,其大都包括殼體及通過絕緣體設于所述殼體內的接觸件,使用時將所述插座固定于一安裝面板或裝置上,將所述插頭與電纜的自由端連接,通過插頭與插座之間的插接及鎖合來實現電路的連通。上述連接器在一些生活及工業中的小型設備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但是,當用于大型設備之間連接或需要在安裝時,上述電連接器已成為電路連通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具體地說,即現有的線纜本身大都具有抗拉層或抗拉線等抗拉部件,因此線纜本身不存在會被拉壞的問題,但是當其與電連接器連接時,均是通過導線與電連接器的接觸件直接連接,電纜的抗拉部件不能與連接器殼體很好的結合,而電連接器上無抗拉結構,因此其工作時的拉力全部集中于接觸件上,而大型設備之間連接的電纜大都較粗且重量極重,因此無抗拉結構的上述電連接器的接觸件極易因為受到電纜的拉力而被損壞,當施工過程中需要拖拽電連接器時,其被拉壞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現有的電連接器存在易被拉壞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以解決現有的電連接器易被拉壞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包括殼體及通過絕緣體裝配于殼體內的接觸件,所述殼體內于接觸件的后端處可拆固設有抗拉塊,所述抗拉塊上設有供線纜的導線進入殼體的進線孔并于進線孔的外圍處間隔布設有兩個以上的供線纜的抗拉部件進入殼體的衛星孔,抗拉塊的相鄰的兩衛星孔之間形成一承拉壁。
所述承拉壁的前側面上設有連通與之相鄰的兩衛星孔的前端口的收容槽。
所述抗拉塊的前側面與殼體的內壁面上設置的臺階面頂壓配合并通過在其后側與殼體螺紋配合的壓緊螺母固定壓裝于殼體內。
所述殼體與抗拉塊中的一個于二者的配合面上開設有鍵槽,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鍵槽對應的止旋鍵,殼體與抗拉塊之間通過所述鍵槽和止旋鍵止旋配合。
所述殼體的后端處于外壁面上同軸設置有環形的倒刺,倒刺的尖端處具有與殼體同軸的圓環面。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在其殼體內于接觸件的后端處可拆固設有抗拉塊,抗拉塊上設有供線纜的導線進入殼體的進線孔并于進線孔的外圍處間隔布設有兩個以上的供線纜的抗拉部件進入殼體的衛星孔,相鄰的兩衛星孔之間形成一承拉壁;因此,在使用時可將線纜的導線從所述進線孔引入殼體并與接觸件連接,從對應的衛星孔處將線纜的抗拉部件引入殼體并將從相鄰的兩衛星孔內進入殼體的線纜的抗拉層或抗拉線以打結等方式連接在一起,使之搭設于對應的承拉壁上,從而使得線纜上的力作用于殼體上,避免了接觸件被拉壞的問題的發生,解決了現有的電連接器易被拉壞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抗拉塊的立體圖;
圖3是圖1中的抗拉塊在另一視角下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的實施例1,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尾部抗拉的電連接器可作為插座使用,其具有圓筒形的殼體1,殼體1采用金屬殼體;殼體1內通過絕緣體2固定裝配有接觸件3,接觸件3采用插孔接觸件;殼體1在其內部于接觸件3的后方設有抗拉塊4,抗拉塊4整體呈圓餅狀并于中間部分設有進線孔4-1,進線孔4-1用于供對應線纜的導線穿過以與接觸件3對應連接,另外,抗拉塊4上于進線孔的外圍處還均布有六個衛星孔4-2,衛星孔4-2均為前后通透的通孔,其用于供線纜的抗拉部件,如抗拉層、抗拉線等穿過,相鄰的兩衛星孔兩兩之間形成一承拉壁4-3,承拉壁4-3的前側面上設有收容槽,收容槽為聯通與其所在的承拉壁的兩衛星孔的前端口的通槽;殼體1的內壁面上設有與抗拉塊4的前側面頂壓配合的臺階面,抗拉塊4的后側通過螺紋裝配于殼體內的鎖緊螺母5壓緊,從而實現了抗拉塊4與殼體1之間的可拆固定配合,抗拉塊4的外周裝配有止旋鍵6,殼體的內壁面上設有與止旋鍵對應的鍵槽,抗拉塊與殼體之間通過止旋鍵6和所述鍵槽止旋配合;另外,殼體1于其尾端處的外壁面上設有與之同軸的環形的倒刺7,當需要在連接器的尾端設置彈性套管等防水、加固部件時,可通過所述倒刺阻止其脫落,倒刺的尖端處的外周面為與殼體同軸的圓環面,從而可防止倒刺的尖端刺破對應的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55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拉脫附件及使用該附件的電連接器
- 下一篇:電動車電池盒充電接口





